本篇文章717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村的关键一年。中宣部开展“双百三一”调查活动,组织中央新闻机构120名记者采访了全国109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并与村民一起工作了一个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了一系列名为“黄金记者扶贫日记”的报道,将为您带来真正的扶贫知识。请注意!
时间:2017年5月5日
地点: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赤河镇艾芜村
艾芜村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去了城市工作,他们大多是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据《经济日报》报道,5月5日晚,这里的大多数贫困户都住在山里?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山路上会见了65位老人,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虽然他们年纪大了,但他们都坚持在地里干活,“他们能做的只是一点点。”
这位婆婆已经70多岁了,她的孩子在其他地方工作。她和她刚从幼儿园回来的4岁的孙子单独在一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这位叔叔今年75岁,曾在村里当过党委书记。他的家庭在村子里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家庭,有五个人,儿女和两个孙子。两年前,唯一在家外工作的儿子摔断了腿,他的孙子在学校意外摔断了腿。对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疾病甚至更糟。下午六点钟,他拿着一根竹竿,打算在山脚下的地里种豇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经济日报》的这位叔叔60多岁了?当中国经济网的记者在村里的农民家里看到他时,他正在山坡上的地里帮忙种植庄稼。据了解,由于家庭贫困,他从未能娶到媳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这位老人83岁了,在地里种红薯。"这是红心红薯,特别甜."他指着斜坡下大约2英亩的土地,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这些地方都是他种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荣/照片)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金记者扶贫日记】年轻人进城打工 老人“留守”种田(组图)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