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2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5日电“一条路,一个家”——记中国企业承建的巴基斯坦高速公路“一号”工程

新华社记者田

半个世纪前,中巴筑路工人共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喀喇昆仑公路,谱写了“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的友谊篇章。

半个世纪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筑路工人共同建造了中巴经济走廊中最令人期待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并再次上演了“铁哥们”并肩奋斗的生动故事。

中国力量助“巴蒂”梦想

修建一条从北部重要城镇白沙瓦到南部卡拉奇的公路一直是巴基斯坦人民的梦想。去年5月6日,苏库尔至木尔坦高速公路(苏穆段)中段正式破土动工,项目建设全面铺开,中巴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苏木段全长392公里,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承建,总投资约28.9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为该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初期收获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苏穆段两侧覆盖了巴基斯坦70%的人口面积和90%的国内生产总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巴基斯坦政府来说,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头号’项目。”该项目执行总经理杨廷友表示。

中国建设在整个项目中投资了1500多名中国员工、9000多名巴基斯坦员工和3000多套机械设备。目前,总工程已完成近30%,大部分路段的路基已经成型。随着项目的快速推进,“巴蒂”多年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项目对当地民生的辐射效应也很突出。巴基斯坦人irshad在建筑工地附近开了一家小商店,与过去相比,他的月收入翻了一番。“我很高兴中国企业来到这里,带来了商机。过了这条路,交通就方便了,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商店就多了。”他说。

俾路支省的艾·哈默生活富裕。他承认,他之所以去这个项目做人力资源管理,是因为“在中国公司工作可以学习中国文化和汉语,以及中国人的工作方式。”我将来想和他们做生意,可能会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开设分公司。”

中国标准创造“样板工程”

巴基斯坦政府将“一号工程”移交给中国建筑,充分显示了对中国企业的信心。中国建筑追求完美,用中国标准建造巴基斯坦的“样板工程”。

在项目设计阶段,项目组综合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水文、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各种因素。,并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鉴于当地农业严重依赖灌溉,项目设计注重对当地灌溉系统的保护、改造和升级,规划了860个涵洞,总长度超过4万米,有效保障了当地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用水的安全。

鉴于位于印度河东岸的工程线路水文地质复杂,项目组确定了相应的设计规范,即沿线路基平均高度约为5米,部分路段高达13米,可抵御百年一遇的印度河洪水,使道路也具有防洪功能。

“该项目的设计理念是将中国标准与巴基斯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杨廷友告诉记者。

项目设计部副总经理游蔡邑表示,项目建设中也采用了中国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设计和施工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

“这个项目也是巴基斯坦第一条使用智能交通系统的公路。建成后,它将成为巴基斯坦最先进的公路。”你蔡邑说过。

中巴“友谊之路”的和谐构建

"“一条路,一个家”是我们项目努力创造的文化."该项目的副总经理游训明告诉记者。

为此,项目组制定了《中国员工行为十大禁令》,要求中国员工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习俗,善待巴基斯坦员工。违反规定的人将被立即取消资格。

为了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中国建筑还资助在主要项目工地和20多个分营地为巴勒斯坦雇员建造临时清真寺,以方便他们进行礼拜。

在两国传统节日期间,项目组还将为中巴员工及其家人举办友谊活动,通过互赠礼物、体验彼此的风俗习惯和体育比赛来拉近心灵与心灵的距离,打造中巴员工的“大家庭”。

“中国公司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并与他们成为朋友。”巴基斯坦业主代表卡西夫说。

去年九月的一天,阿里的妻子,一名巴基斯坦工程师,心脏病发作,情况危急。她需要大手术,但是高昂的手术费用让阿里绝望了。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国建筑立即组织了一次慈善捐赠,仅在三天内就筹集了75万卢比(约合5万元人民币)。当收到捐款时,阿里放声大哭,反复说:“中国人很好,谢谢你!”

“我们不仅要把工程建设好,还要把两国人民的友谊传递下去,这样工程才能成功。”杨廷友告诉记者,履行社会责任是建设“一个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将在近期为此制定专门的指导手册。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同一条路,同一个家”——记中企承建巴基斯坦高速公路“一号”工程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