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4字,读完约6分钟

“这是北斗系统中的最后一颗星,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离地面约36000公里的赤道上,它与地球一起旋转,并在24小时内旋转。”初夏的罗家,在门口的小广场上,一位长者用手指在石凳上快速画出了一幅宇宙空的图画。在黑暗的镜头后面,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星际屏幕。

6月2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到目前为止,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完成全球组网星座的部署,并将为全球北斗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信通信服务。

这位70岁的老人是北斗系统专家组的“明星”之一——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科学家和武汉大学的老校长刘景南院士。

作为卫星导航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应用领域的先驱,他服务于北斗三代系统的建设,并参与了北斗三代系统的定轨、全球搜救演示等重要工作。,并为中国实现“北斗梦”花了半辈子。

在北斗系统全球联网前夕,刘敬南院士接受了《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的专访,数着大国的星星从黄昏到明亮。

“即使只有三颗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系统”

1990年,为了准确确定黄岩岛等南海岛屿的地理位置(大地坐标),在南海开展了代号为“南子901”的综合科学考察行动。武汉测绘大学(现为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学院)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测量的单位之一。当时的副教授刘景南是15人测量小组的技术负责人。

测量队登上黄岩岛,首次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定位仪进行黄岩岛与祖国大地控制网的同步联合测量,准确确定黄岩岛等岛屿的地理位置,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纪念碑矗立在岛上的风中时,刘景南的心像南海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黄岩岛上的岩石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上面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定位点。

“如果没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即使是领土岛屿和珊瑚礁的测量和定位也要依靠其他国家的技术。”

1994年,中国北斗一号系统的建设正式启动。

2000年10月31日凌晨,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测试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至0+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由三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开始为中国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刘景南表示,当时中国的北斗技术刚刚起步,不擅长管理“全球运行”的动态卫星。此外,我们在海外没有卫星跟踪站,卫星在空中飞行,所以我们不能实时跟踪卫星信号,我们只能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即使只有三颗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系统!"

北斗一号使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从零开始破冰,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我坚持认为北斗三号必须具备搜救功能."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彻底摧毁了通讯、电力和交通,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数十万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无能为力,一个红点突然出现在监视器屏幕上。"灾区的一些人使用北斗!"随着一声尖叫,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灾区的电子地图上。我在马尔康和黑水看到这个红点沿着317国道冲进汶川。北斗短信证实,武警救援队奉命前往灾区。

三颗“北斗”星,虽然很小,却在生死关头,从千里之外照亮了人生的前方。

“北斗沈冰”通过双向短信通信功能,在灾情监测、定位指挥和部队调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也是北斗系统的一大特色。

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去联系。有媒体问刘景南:“北斗”没有短信功能吗?你在汶川地震中没有立功吗?为什么不用短信进行搜索和救援呢?

刘景南说,因为我们的北斗系统不是一个全球卫星系统,它还没有成为一个国际标准。在开展跨国搜救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能够提供全球时间空定位服务。

在北斗三号系统的讨论中,有一个关于是否携带搜救功能的争论。因为国际搜索救援卫星通常是独立于导航卫星的通信系统,甚至全球定位系统也没有搜索救援功能。

刘景南和几位院士坚持认为北斗三号必须有搜救系统,短信功能必须实现全球覆盖。

北斗一号短信只能发送50个汉字,服务10多万用户;到北斗二号,短信可以发送120个汉字,服务成千上万的用户。

如今,北斗三代系统的短消息技术可以向中国国内和授权地区发送1000个汉字,并同时接入1000万用户,服务全球。此外,用户接收机的功耗已经从第一代的十多瓦下降到现在的两到三瓦。

湖北参与北斗第三代卫星系统

作为卫星导航领域的权威科学家,刘景南首先研究了全球定位系统,并在CORS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看来,北斗最大的特点是“通信、导航和遥感的综合系统”,而全球定位系统则没有。

“只要你头上有4颗以上的北斗卫星,你就能实现精确定位。”刘景南说,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你都能找到六颗以上的北斗卫星。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区,至少可以找到12颗北斗卫星。这些卫星有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和中圆形地球轨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以刘景南为代表的武汉大学的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曾参与北斗三代卫星系统的建设。

“第一代参与了北斗卫星广域增强系统,第二代参与了陆基增强系统和卫星定轨,第三代主要提出了星间链路和精度提高的方案,同时坚持承担全球搜救功能。”

早在1993年,一个国际卫星跟踪站就在武汉大学的校园里建成了。中国有7个这样的跟踪站,其中武汉大学是最早的,它是核心站和实时站。

他说,也许很多人会问,全球定位系统对导航来说已经足够了,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钱来制造北斗?因为全球定位系统不属于中国。在现代战争中,一旦全球定位系统信号受到干扰,所有依靠全球定位系统的武器和设备都将无法使用,后果不堪设想。“无论是从国家安全还是巨大的民用市场来看,中国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商人”刘敬南:半条命无悔,北斗七星

刘景南透露,中国的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四号已经在酝酿中。卫星信号从数万公里外传下来,很容易被阻挡、干扰和欺骗。北斗四号将主要解决高架桥下、树下,甚至水下、室内和地下的信号脆弱性和抗干扰问题。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默)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商人”刘敬南:半条命无悔,北斗七星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