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46字,读完约10分钟
本报记者张毅报道
那些研究过人教版中文教科书的人应该对这些教科书还有印象:爱迪生拯救母亲,地震中的父子,华盛顿和樱桃树等。文本所展示的人文精神和优秀品质感动了人们。然而,如果课程中的故事是假的,那么学习过这些课程的成年人和正在学习的孩子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碗心灵鸡汤呢?
最近,一篇题为“校长生气了!有多少假短信在侮辱孩子的智商?“假文本”的帖子在网上继续发酵,关于“假文本”真实性的大讨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故事的起因是杭州外国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在课堂上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无意间读了孩子们的语文书。结果,我震惊地发现,爱迪生的《拯救母亲》,一篇八年前受到质疑的错误文章,仍然在学生的教科书中。
有一段时间,家长们似乎勃然大怒:“孩子们在网上使用的中文教科书有很多错误。这难道不是一个错误吗?”
有相当多的“假短信”
“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有一次,他用自己的聪明挽救了母亲的生命...爱迪生让他的朋友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因为镜子聚集了光线,病床突然亮了...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册中文版《爱迪生救妈妈》中的一段话。
这个故事讲述了1854年,年仅7岁的爱迪生用许多镜子反射蜡烛的光,帮助医生为他母亲完成阑尾炎手术。据考证,世界上第一次阑尾炎手术是在1886年。换句话说,爱迪生提前32年帮他母亲做了阑尾炎手术?
此外,对于这样一篇“著名”的文章,记者并没有在他的电子文本中找到作者和出处。
中文文本出现虚假成分并不是孤立的。例如《地震中的父子》一书,选自《人民教育版》中文教材第九卷,也受到质疑。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父亲在一场大地震后赤手空拳挖了36个小时的废墟,最后从废墟中救出了他的儿子。然而奇怪的是,洛杉矶地震造成30万人受伤的具体年份已经改变了。最初的版本是在1989年,后来变成了1994年,现在变成了一个模糊的说法“一年”。此外,故事中的父亲不用任何工具就能用自己的力量把废墟拉走,这也让很多人提出了批评。这可能吗?
等等,“华盛顿和樱桃树”,谁能证明小华盛顿家有樱桃树?在《乌鸦反哺》中,记者发现在生物学上,乌鸦没有反哺的习惯。
有误导儿童的嫌疑
“爱迪生救妈妈”等“假短信”被曝光后,网民们对自己学了很多“假短信”感到难以忍受。
记者在网上评论区发现了很多评论:“坚决反对虚假文字。如果与历史人物的历史事件有关的课文是假的,就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认识。真正的认知世界是形成正确思维的前提。”“许多人会把这篇文章视为权威。如果你不研究它,你真的会想念人们。”
有网友嘲笑道:“虽然我骗了你,但我对你有好处!”
在这方面,记者不禁要问,有没有可能为了教育的目的,把那些未经事实验证的事件纳入小学生的启蒙读物中?或者甚至把真善美的短篇故事“强加”给所谓的历史名人?
不仅仅是语文课本,任何场合、任何方面都不应该允许欺诈。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语文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用词和表达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肩负着道德教育的功能,不能造假。
中国普华研究院研究员朱也认为,这种假现象不应该出现在中国教育中。汉语是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母语。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追求完美,实事求是。
许多受访者认为,小学儿童没有完全的判断和决心,但不可避免地会误导学生,选择一些有漏洞的短篇小说编入权威教科书。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记者在微博的信息区发现,许多网民惊讶地发现爱迪生的《拯救母亲》没有历史真实性。然而,小学课本中写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的故事却让许多“80后和90后”深思,这其实是不正确的。爱迪生只是改进了电灯泡,但真正的发明家却被中国的许多人“选择性地不为人知”。
的确,我们不应该编造一些道德故事,并把它们嫁接到中外名人身上。陈伟认为:“教科书可以启迪人,但不能愚弄人。中国教科书的作者和编辑需要有明确的风格意识和道德基础。”
朱甚至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承认,启蒙教育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但如今,中国的教育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总是试图向孩子灌输一些思想真理。
中国不是历史。可以适度地想象
一些网民说“假短信”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一些教育者说应该容忍。“我从小也学习这些课文。我知道他们在历史上是错误的,但我仍然认为故事的作者非常聪明。如果是假的呢?我没有教我的孩子做坏事。当孩子长大后,他们会自然地辨别,而他们不是真的。”
有网友留言说:“我觉得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有判断力,总有一个过程。”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应该先学习积极的能量,然后高中毕业后用批判性思维来判断真实性。用成年人的真实想法来评判孩子是错误的。”
“拥有完美的教材是不可能的。如果它们太真实,真善美就会减少。为了体现美丽的事物,一定需要一些艺术处理,但这也带来了问题。为小学编写教科书并不容易。然而,短篇小说也是文学作品,适度的想象应该是宽容的。”一位参与教材编写的中国研究员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这种对语文教科书的批评时有发生."北京大学汉语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如民教授认为,对汉语教材的批评会周期性地出现。教科书可以被批评,但不应该被炒作。
然而,在温如民教授看来,这篇短篇小说并不完全是虚构的。例如,在1940年的美国电影《年轻的汤姆·爱迪生》中,有一个情节是爱迪生救了他的母亲。这座桥也写在1983年版的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上。因此,这篇小学语文课文也是根据这些材料写的。
“在课堂上,我并没有过多地追求真实性。这篇课文只是一个教育工具!”在广州教小学中文的温老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但我认为孩子们真的很喜欢一些有趣且可读的短篇故事。就“名人”故事而言,孩子们可能会学习并效仿。当然,小学语文教科书大多停留在读写词句和道德教育上。孩子们可以获得基础知识,这实际上是教科书作者的目的。"
“中国不是历史。”北京海淀区的一位小学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指出,中文文本有两种类型,即写实风格和虚拟文学。如今,公开讨论不像讨论“真”或“假”,而更像是抓住机会发泄情绪。
真假讨论的背后是教育反思
只是情感宣泄?恐怕不行。
事实上,今天关于“假文本”的讨论又扩大了,这真的不是一个真假的问题。恐怕人们更关注的事实是,早在几年前,上述一些文本的真实性就已经被提出来讨论了,当时的教科书编写者也做了一些“处理”。但是八年过去了,教材中又出现了错误的内容。
记者发现,早在2009年,郭楚阳、蔡朝阳、鲁东三位“比较真实”的语文教师就已经指出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被明确纠正为“假课文”。
经过当时媒体的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网站上删除了这篇文章的电子版。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篇课文还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既然一线教师质疑它,为什么不替换它呢?是真实人物的历史事实还是经典作品中精彩的片段不如一个有争议的小故事?
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很多专家的意见,有一个故事材料的原型。但是专家们对如何处理这件事有不同的意见。
因此,难怪大家会质疑,教育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这几年一直在谈论,但改革需要时间,改一篇课文需要几年时间?
“假文本”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为中国教科书的作者不理解“语言”和“文学”的本质,把过度挖掘思想内涵作为自己的目的。朱认为,这实际上是对整个语言系统的极大伤害。编写教材的管理部门应该负责,如果有公认的错误,应该追究它们的责任。
陈伟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不同意在教育出现问题时指责教育系统的做法。各种制度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陈伟强调,每个人都需要明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启发人们的智慧,增加有用的知识,使社会健康发展。
“国内学生读书不够。中文课文是孩子们的主要读物。如果有问题,那就等于是精神食粮的变质。谁也不能保证孩子们吃完饭后会不会生病。”在郑州市第十四中学教初中语文的宋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宋老师告诉记者,他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我的孩子们也在上小学,有时他们会被引导不要完全相信课文。但孩子的回答是:“教科书上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假的?”宋老师很无奈,希望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更有权威性。儿童教材的作用不应该像传授知识那样简单。
新教科书将不再使用有争议的文章
在网上关于“假文”事件的热烈讨论中,记者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了最新的官方回应。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相关问题的描述:
最近,有人在网上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爱迪生的文章“救救妈妈”...鉴于最近的争议,我们正在寻求更多的专家意见。
中央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教科书的建设。自2012年以来,教育部组织了全国一流的专家为义务教育编写汉语教材。新的一年级课本于2016年9月取代了人教版的中文原版课本,并于今年9月取代了二年级课本。明年以后,人教版的所有旧教科书都将被新教科书取代,旧教科书也将不再使用。
在新教科书中,没有像爱迪生拯救母亲这样有争议的文章。
事实上,一位美国学者曾出版过《老师的谎言》,该书尖锐地指出了美国教科书中的各种问题。但是在美国,官方同意教材的内容应该保持真实的核心。
然而,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原则》中,记者发现该原则只强调文章要符合时代要求,语言要规范,却没有说明文中所选故事的真实性。
此时,关于“假短信”的讨论可能会暂时中止。但在真相背后,反思无法停止。正如公众所呼吁的,这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教育,教科书的作者应该真正表现出专业的态度。每次,我们都要等到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后才采取行动。孩子的成长教育能等多久?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假课文”之争:需守住教育底线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