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91字,读完约11分钟

宜昌军师组织官兵和民兵帮助贫困家庭采摘柚子。

驻扎在宜昌的官兵清理泉水河的淤泥。

闵·崔贤(右二),一个贫穷的家庭,摆脱了贫穷,住在一所新房子里。搬到新房子后,宜昌军区首长去了她家。

通讯员尹勇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权

“人们不辜负青山,青山也不会辜负他们。青山和青山都是自然财富和经济财富。我希望村民们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因茶致富,因茶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0日至23日陕西考察时的讲话

青山绿水不仅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2015年初,湖北省宜昌军区会同三个地方单位,帮助了该市电郡区彭利安乡泉水村。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依靠当地的绿水青山,发展了“旅游+生态”产业,使泉水村摆脱了贫困。这个省级贫困村,原本在深山老林中,已经实现了美丽的蜕变,被评为“宜昌市文明村”和“宜昌市健康村”,跻身“宜昌市30个最美村庄”之列。

在泉水村的改造过程中,留下了什么样的扶贫故事?几天前,《湖北日报》的全媒体记者走进这个美丽的山村,探索宜昌军分区官兵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秘诀。

河流带来的环境变化

春天的河岸上,橘子盛开,芳香四溢。泉水村迎来了一个美丽的季节。

宜昌市电郡区彭利安乡最偏远的全水村,三面环山,交通不便,山多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6亩。

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汇集在山脚下,形成一条泉水河,流经村庄,故名泉水村。

该村三个小组的组长赵金华正忙着接待前来郊游的驴友。受疫情影响,原本繁荣的乡村牧区旅游直到五一假期才逐渐恢复。

在这里住了50多年的赵金华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能在春江边上挣钱。

五年前,今天的清泉河是一条不可避免的阴沟。

2015年,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泉水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宜昌军分区与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宜昌市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宜昌焦律投资集团等三个地方单位合作,提供对口支援。

“过去,村子里的男人娶了他们的妻子,而女人不看房子就能看到水獭。”在走访全水村进行调查时,从全水村党支部书记罗玉的话中,宜昌军区的领导们发现了全水村的贫困根源——缺水!

住在有泉水的地方缺水?带着这样的疑问,军分区扶贫小组找到了老赵所说的“臭沟”的源头,即位于村里第二、三组中心的泉水西湾。据村里的老支书赵长军说,西湾是居民生活的水源,也是泉水河沿岸农田灌溉的水源。此后,由于泥沙淤积,它失去了蓄水功能。已经50多年没有清理了,水发臭,严重影响了周围人民的用水。在户外旅行并采摘农产品的外国人会避开它。

泉水村的美丽转型——宜昌军区帮助省级贫困村脱贫纪实

2015年12月,军分区党委常委集体来到泉水村,牵头帮助单位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议,明确启动了一系列扶贫建设项目,由泉水西湾和河道整治项目牵头建设。

在整治开始的当天,军分区协调驻宜昌部队官兵和原武警交通支队转移了2台大型挖掘机、1辆运输车和4台排污排水设备,并组织100多名官兵和民兵投入疏浚作业。半个多月后,扶贫小组与支援官兵和民兵一起,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完成了疏浚工作,疏浚总量达3500立方米,最深部分达6.5米。

2016年4月,军分区又筹集了60万元,用于修复和绿化泉水西湾和河流周围的道路,并建设新的居民用水和农田灌溉设施以及生活和娱乐区。军分区协调当地政府,将泉水河两岸作为点军区美丽乡村步行道的示范点,进行拓宽改造,形成环境优美的乡村旅游步道。

泉水西湾经过清淤处理和河道整治美化后,清澈的山泉水顺流而下。假日里,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泉水河的两岸。全水村已经开设了50多个农舍,村民们生产的当地猪肉、土鸡、山药和水果已经成为游客的热门商品。每年只有游客消费,这给每个家庭带来了5000多元。

像赵金华一样,赵春元,一个贫穷的家庭,享受着泉水河改造带来的好处。由于环境的改善,更多的游客来到泉水村爬山、钓鱼和摘橘子。勤奋的赵春元被聘为村里农舍的“厨师”,每年挣几千美元。

泉水河环境的变化使贫困的泉水村从“求生存”走向“求生态”。

葡萄柚带来的收入变化

在泉水的源头,有一座海拔近1000米的高山。村民们把它命名为鸡公岩。

鸡公岩流出的泉水几代人都在泉水村滋养着人们,现在它肩负着这个小山村脱贫致富的新使命。

从鸡公岩顶上看,一边是日益繁荣的现代化城市,另一边是巍峨的峡江。

三峡库区蓄水后,峡江冬季气温略高于同纬度地区,无霜冻,是天然的“水果保鲜仓库”。村民们世世代代都有种植葡萄柚的习惯,但是由于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他们不能总是卖个好价钱,而且他们的收入微薄。

我们生活在贫困之中,同时保持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全水村在对口支援开始时给宜昌军区官兵的最深的感受。

“泉水村最大的优势是它有高质量的山泉水。通过充分利用这一优越的资源,村民们有很大的希望摆脱贫困,变得富有。”在采访中,军分区政委黄桂林介绍说,自泉水河整治以来,军分区的几个领导班子围绕特色资源规划了泉水村的发展蓝图。

为了尊重村民的习俗,保护他们种植葡萄柚的热情。军分区领导与支援单位讨论,以村民种植习惯为突破口,支持贫困家庭种植“柚树”,开始了一场艰苦的反贫困斗争。

2016年3月,在明确扶贫重点后,军分区领导决定做一件大事。他们邀请农业种植专家来分析山区和山脚的水和土壤质量,并研究葡萄柚和柑橘的合适品种。组织村扶贫小组和村民代表到福建、重庆、江西等地学习考察葡萄柚和柑橘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

由于泉水村的葡萄柚大多在每年11月上市,扶贫小组决定将红心葡萄柚和“耙子橙”等晚熟柑橘类水果引入该村,并与该村原来种植的葡萄柚错峰投放市场,以填补冬春水果生产和销售的0+白。

为了解决贫困家庭的种植成本问题,从2016年引进红心柚和柑橘新苗开始,军分区和配套单位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多万元,购买红心柚和“耙耙橘”苗2.8万株,免费发放给贫困家庭,并邀请农业技术服务站技术人员携手传授种植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种植水果的质量。

“品种改良需要3至5年的过渡期。这段时间我们吃什么?虽然种植现有的柚子卖不了几美元,但它至少能保证你不会挨饿……”当改良后的柚子苗被军分区从福建运回时,贫困家庭闵哲普给扶贫小组成员倒了一盆冷水。

为了消除村民的担忧,缓解贫困家庭在柚子和柑橘改良过程中收入减少的问题,军师协调其他支援单位,为每个贫困家庭制定了扶贫“双保险”:每年为每个贫困家庭设立专项扶贫资金。提供4000元专项资金;协调宜昌老农合作社,为贫困家庭免费提供板栗马铃薯苗,在葡萄柚改良田套种,并签订购买保证价。

军区司令员黄常青多次上门动员和帮助贺兴安,鼓励品种改良,确保为他找到市场。最后,一个人带动两个人,两个家庭带动三个家庭,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参与葡萄柚和柑橘品种改良团队。

过去,泉水村的葡萄柚和柑橘是在11月和12月采摘的。去年红心柚和“耙子橙”开始结果后,村民采摘柑橘的时间从前一年的11月延长到次年的3月。红心柚和柑橘类水果的价格一直在上涨,村民每亩果园的收入从不到2000元增加到1万多元。这个村子里有80多个贫困家庭,他们已经形成了以葡萄柚和柑橘为主的种植业。仅每年种植这一种,贫困家庭的人均收入就超过5000元。

泉水村的美丽转型——宜昌军区帮助省级贫困村脱贫纪实

柚子树带来的收入变化使泉水村民的生活从“寻找食物和衣服”转变为“寻求环境保护”。山上的柚子树和柑橘树使泉水村的山变得绿色,人们变得富有。

一条道路引发的发展变化

50岁的全水村村民闵·崔贤日子不好过:她生病的丈夫需要长期服药,她唯一的儿子在镇上读高中。为了照顾孩子的方便,身体残疾的闵·崔贤在他家附近的一家工厂做体力劳动,挣一点钱养家。丈夫的医疗费用和孩子的教育花费了他微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2015年,她的家庭被列为贫困家庭。

从小生活在农村,闵崔贤直言不讳地说:“我过去在农村的时间比较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具体的扶贫政策。我只知道,在乡村道路拓宽后,每天进出的汽车和大型卡车都没有损坏。”

闵崔贤的简单话语讲述了泉水村近年来的变化。

美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无数的自驾游者;香甜可口的春天葡萄柚不断被运到其他地方。在这个入口和出口的后面是一条路带来的变化。

进出村子的唯一一条路建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最窄点不到4米。当两辆车相遇时,只能相互让步,这已经成为制约泉水村发展的主要瓶颈。

在乡村旅游和春蜜柚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后,军分区发动了第三次扶贫战役:修路。

军分区拿出100万元专项修路资金,协调军地援助单位争取筹集1100多万元用于村级道路重建和建设;军分区还协调了当地农村公路网升级改造政策,并以泉水村作为全区第一个农村公路网改造试点村进行政策支持。

随着资金到位和道路工人的驻扎,这个村庄很忙,村民们自愿加入筑路队。一些贫困家庭自愿放弃他们的果园来拓宽路基,一些积极参与道路建设,一些腾出他们的庭院作为建筑工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连接泉水村与外界的所有道路都被硬化和变黑,路基宽度从不到4米扩大到9米。根据旅游道路标准,配套单位还美化了道路沿线的六座桥梁。

泉水村的美丽转型——宜昌军区帮助省级贫困村脱贫纪实

在高速公路通车的那天,村民们自发地出去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来庆祝高速公路的开通。

“村里的路修好了,柑橘种植业发展了,生态环境美化了,泉水村越来越受欢迎。”军分区副司令柯遵斌介绍,全水村在帮助全水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同时,帮助部队打铁,并聘请三峡大学旅游学院齐教授协助设计全水村旅游发展规划;每年,在葡萄柚和柑橘的成熟季节,军分区与支援单位一起组织策划村里的采摘节,并邀请旅行社组织游客到村里进行一日游,并走进贫困家庭的果园进行葡萄柚采摘等活动。

泉水村的美丽转型——宜昌军区帮助省级贫困村脱贫纪实

一条公路使泉水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五年前,三分之一的年轻人靠外出工作生活;如今,每个人都回到村子里开始种植和乡村旅游。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泉水村发展的主力军。

截至去年底,泉水村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400多户1600多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扶贫证词

人们没有回报。青山会还清的

宜昌军区某师政委黄桂林

一个人没有达到他的青山;青山当然不符合他的期望。

青山绿水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坚定不移地实践“两山”理论,把扶贫工作与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结合起来,把富民增收与农村振兴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扶贫和可持续发展。

在相关支持单位的支持下,泉水村坚持“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山”和“水”搭建扶贫平台,抓生态产业,大力开展山泉水保护、河道整治、村庄环境美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利用景观绿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种植养殖等生态产业,依托蜜柚和柑橘种植产业打造集户外旅游、采摘和居家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泉水村的美丽转型——宜昌军区帮助省级贫困村脱贫纪实

如今,村里到处都是水果林,泉水清澈,村民的口袋逐渐鼓起来,绿水青山回馈农村振兴的效果更加明显。

泉水村脱贫的实践再次充分证明,环境是民生,碧水蓝天是幸福。只有让青山绿水更加美丽,金山银山才能变得更大。

全水村依靠特色生态产业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脱去了贫困的帽子。正如习主席所说,摆脱贫困不是目的,而是新生活和新斗争的起点。泉水村正朝着繁荣工业、生态宜居、文明农村习俗、有效治理和繁荣生活的目标前进。

这张照片是刘海龙拍摄的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泉水村的美丽转型——宜昌军区帮助省级贫困村脱贫纪实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