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8字,读完约4分钟
都市报7月1日电(记者李通讯员王开元)今天上午,在东湖岸边,一艘水陆两用多功能环保疏浚船“五航一号”正式投入使用。这种为东湖量身定制的疏浚人工物将进一步提高东湖水环境处理的效率。预计疏浚工作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
“三头六臂”船加入东湖治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五航一号”的船体长约20米,宽约5米,大小与东湖上的一艘游船差不多。"这艘挖泥船就像一个三头六臂的工匠,可以独立工作。"武汉航发集团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常务副经理田久辉介绍,该船前臂可更换铲斗、绞吸头、打桩头和耙,集反铲疏浚、绞吸疏浚和打桩于一体。同时,船体两侧有支撑臂和定位桩,可以在超浅水域、江河湖泊、渠道、池塘和工业沉淀池等进行施工。,并在没有其他设备帮助的情况下“走进”和“走出”水。
田久辉告诉记者,东湖水深在1米到5米之间,海岸线长,坡度浅,这给传统疏浚船的建造带来了困难。此外,东湖水环境治理施工区域多且分散,船舶需要多次调遣。因此,五航一号设计为水陆两用,移动灵活,挖掘准确,适应各种工况,对泥沙扰动小,避免水体二次污染,达到环保疏浚的效果。
据了解,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对郑国湖、胡淼湖、焦玲湖、鱼枷湖和后湖五个东湖子湖进行清淤,总清淤能力为217.15万立方米。其中,焦玲湖疏浚预计本月底基本完成,胡淼湖、鱼枷湖和后湖的疏浚已经依次进行。预计东湖五大湖的疏浚工作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
泥浆也能把废物变成财富
东湖底泥去除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浚底泥后,如何促进污染底泥的处置是一个重要问题。
武汉航发集团专门成立了环境疏浚技术研究中心,加大了污泥脱水固结和无害化处置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投入,实现了污泥处置的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据了解,在东湖水环境治理中,湖底淤泥被疏浚船吸起,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固化场固化。最远疏浚距离为9公里,比传统疏浚规模大,距离更远。
同时,为了保证污泥运输的安全,防止污泥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沉入湖中的管道上安装了数十个传感器,监测管道压力、流量等各种数据,可以实时控制管道的状态。
据环境疏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程华强介绍,项目部已建成两座污泥脱水固结一体化处理站,其中西藏中学附近的处理站占地近100亩,日平均处理能力8000立方米。
程华强表示,一体化污泥脱水固结处理站实现了高度智能化,从污泥沉降、浓缩、制备到压缩脱水的每一步都实现了全自动化。现场内部就像一座整洁的厂房,只有几名技术人员在进行检查。
污泥经脱水固结一体化设备处理后,泥饼含水率小于40%,遇水不再浑浊。可用作道路路基和其他工程的回填土,也可用作景观土。过滤后的尾水经处理达标,达到环境评价后排放。
五大项目全面铺开
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东湖流域水环境规划管理工程的一部分。实施范围为东湖集水区东湖风景区的托管范围,总面积69.14平方公里,涉及郑国湖、唐陵湖、焦玲湖、谭笑湖、嵇绍湖、团湖、后湖、鱼枷湖、胡淼湖等9个子湖。
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源头控制和截污工程、初期雨水和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内源控制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和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工程五个子项目。
田久辉表示,复工以来,东湖项目部已组织人员全面推进该项目。随着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的全面展开,预计所有工程的主体结构建设将于2021年底完成。项目建成后,东湖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预计2025年东湖水质将达到设计要求的长期水质目标。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疏浚文物进入大东湖,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完成210万立方米的疏浚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