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9字,读完约4分钟

“去杠杆化”是供给侧结构改革五大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股市和楼市都与之密切相关。央行近日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中国宏观杠杆率新变化”一栏中指出,2017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全年增长2.7个百分点,达到250.3%,增速明显放缓。未来,中国宏观杠杆率有望进一步稳定,逐步实现结构性去杠杆化。这是央行首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设立专栏,专门解释中国的宏观杠杆率。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效果显现 我国宏观杠杆率进一步趋稳

宏观杠杆的增长速度已经放缓

在2017年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增长迅速,从2012年到2016年平均每年增长13.5个百分点。对于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宏观杠杆率快速增长的现象,报告认为这与中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发展阶段有关。

报告显示,随着供应方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保持稳定和稳健的中性货币政策的同时有效实施经济增长,2017年中国宏观杠杆率明显放缓。根据央行的计算,2017年,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为250.3%,比2016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从2012年到2016年下降了10.8个百分点。

招商证券(600999)首席宏观分析师谢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除了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外,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变化也符合结构性去杠杆化的要求。2017年,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为159%,比2016年低0.7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为36.2%,比2016年下降0.5个百分点。尽管家庭部门的债务比率仍在上升,但增幅比过去五年略低。总之,目前中国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效果显现 我国宏观杠杆率进一步趋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e永健(601328)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从部门对杠杆率的贡献来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有所下降,但住宅部门的杠杆率有所上升,这需要引起重视。

金融系统在控制内部杠杆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于目前宏观杠杆增速放缓的原因,报告明确指出了三点:

首先,供应方结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在进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有利于稳定负债率。第二,稳健的中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信贷政策的作用显现,货币信贷总体保持适度增长。主要受金融体系抑制内部杠杆的影响,2017年m2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支撑了经济平稳增长,为稳定杠杆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三是地方政府融资担保行为进一步规范,平台公司等软约束实体债务增长受到抑制,国有企业债务增长放缓。2017年,国有企业贷款和债券余额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比2012年至2016年的平均增幅低1.5个百分点。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效果显现 我国宏观杠杆率进一步趋稳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推动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因素开始呈现以下五个变化:

首先,中国经济有望在未来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必然要求提高债务资金的利用效率,这将有助于降低杠杆率。第二,中国商品和要素的货币化程度已经很高。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货币化进程将趋于放缓,杠杆率将出现。第三,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抑制了影子银行导致的杠杆率上升。第四,地方政府债务约束加剧,政府融资担保行为规范。第五,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合法债转股,将有利于宏观杠杆率的稳定甚至下降。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效果显现 我国宏观杠杆率进一步趋稳

因此,根据该报告,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有望在未来进一步稳定,并逐步实现结构性去杠杆化。

货币政策不会变得稳定和中立

与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谢表示,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发生了一些调整,从“稳定增长、去杠杆化和风险防范”到“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和风险防范”。

谢表示,稳定杠杆率将成为下一阶段去杠杆化货币政策的主要要求,通过结构性去杠杆化政策将减缓宏观杠杆率。

谢在报告中不再强调“削峰填谷”,这意味着流动性环境将继续保持之前的相对稳定,通过“削峰填谷”操作保持合理稳定流动性的必要性将降低。

鄂永健还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仍将有定向操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仅要控制流动性规模,还要保持合理稳定的流动性。预计未来维持稳定的流动性仍将是主要的运作模式,但结构性和方向性的运作将继续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叶永健说。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效果显现 我国宏观杠杆率进一步趋稳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