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83字,读完约7分钟

专家普遍认为,央行和银监会的共同努力是监管当局对特定领域的“定向滴灌”,有助于缓解市场情绪引发的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目前,“信贷紧缩”的政策格局略有松动,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呈现“宽货币+宽信贷”的双宽格局。

针对央行近期在7月18日晚推出的引导银行增持低评级信用债券的窗口,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内部人士昨日向《证券日报》记者证实,“确实是这样,我们已经得到了窗口的指导。”

具体而言,央行将指示具有一级交易商资格的银行提供mlf(中期贷款工具)资金,以支持贷款配售和信贷债券投资。对于贷款配售,要求与月初提交的贷款金额增加额相比,以1: 1的比例给予mlf资金,增加额为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银行间贷款。对于信用债券投资,对于aa+及以上,mlf的比例为1:1,对于aa+及以下,mlf的比例为1:2。要求必须是工业的,而金融债券不符合要求。

央行和银保监会齐发力 化解信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银监会18日召开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增加信贷供给,合理确定普惠小额贷款价格,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大幅下降。

对此,昨日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央行和银监会的共同努力,是监管部门对特定领域的“定向滴灌”,有助于缓解市场情绪引发的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目前,“信贷紧缩”的政策格局略有松动,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呈现“宽货币+宽信贷”的双宽格局。

监管经常导致资金流入实体

自今年年初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不断创新。工行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石成昨日向《证券日报》表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监管进一步凸显了“精准滴灌”的结构性特征。基于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央行引入了多种创新政策工具,如有针对性的RRR减债和“扩大版”多边基金,以实现流动性监管的精确时限和方向。因此,中国货币政策的重点已从总量调控转向优化市场流动性、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结构布局,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支持,避免洪水灌溉导致的信贷过度扩张,抑制宏观杠杆率的过快增长。此外,日益完善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也使央行能够对金融市场风险进行规范化的“精确治理”,及时阻断市场风险向系统性风险的演变。

央行和银保监会齐发力 化解信用风险

至于央行的进一步行动,中信证券(600030)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这一政策创新可以说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

主要原因在于有效的去杠杆化政策,这是经济的核心矛盾,但各种风险的暴露已接近门槛。这反映在非标准贷款和委托贷款的萎缩上,导致社会融资余额同比下降10%以下。非标准的急剧萎缩带来了当前融资平台的融资困境、民营企业集中赎回和再融资的压力、中小银行存在的风险以及居民边际债务负担的急剧上升。

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昨日也向《证券日报》表示,央行的这一创新举措与近期债券市场频繁违约和债券市场功能受到极大抑制有关。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困难使得社会融资问题更加严重。

根据央行上半年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2018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加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3万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1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902亿元。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昨日向《证券日报》表示,数据显示,当前信贷环境总体趋紧,其背后的原因是监管力度继续加大,表外融资大幅收缩,而表内信贷和债券市场承接表外融资转移的能力有限。

连平表示,事实上,大部分违约事件的爆发并不是因为公司自身的经营问题,而是因为融资环境趋紧,企业营运资金或借入新资金无法正常进行,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总的来说,这主要是由流动性紧张造成的。虽然央行近期通过定向降RRR和净投资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目前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不高,表明已经达到监管部门提出的“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目标。然而,合理的充裕并不意味着资金一定会流入实体经济。因此,央行在确保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通过这一工具创新来促进资金向实体经济的流动,这将有助于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同时有助于一些实体经济企业逐步改善资本状况,有利于控制流动性风险。

央行和银保监会齐发力 化解信用风险

结合银监会近期召开的上述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研讨会,一方面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修复信用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改善一些此前被“错杀”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环境。另一方面,王庆认为,这将有助于适度缓解目前的“宽货币、紧信贷”格局。

突出了“宽货币+宽信用”的特点

自6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来,央行表示要确保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并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上正式将流动性由“合理稳定”改为“合理充裕”。那么,下半年还会继续吗?

石成表示,“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意味着流动性供给将准确匹配实体经济不断扩大的需求,并在稳定和中性的基调下实现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这种说法将在下半年持续很长时间。

具体而言,石成认为,2018年下半年,央行有望采取“提高市场利率+定向RRR减息”的政策组合。一方面,考虑到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今年预计将加息4次,其下一次加息很有可能在9月份,这可能与全球贸易摩擦推高的避险情绪产生共鸣。届时,中国人民银行预计将跟随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5个基点,将中美利差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区间,重点是对冲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短期外部压力的集中。另一方面,预计央行将在今年下半年至少再一次有针对性地下调RRR利率,每次下调幅度估计为50个基点,以提振市场预期,降低长期利率,重点关注实体经济的长期复苏。此外,由于下半年货币政策立场略有松动,m2增速有望小幅回升。

央行和银保监会齐发力 化解信用风险

连平认为,从央行近期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向“宽货币+宽信贷”的趋势靠拢,这一特征在下半年将会更加明显。在这种影响下,下半年信贷可能企稳回升,推动社会融资和m2进一步稳定,其中m2甚至可能有所反弹。

此外,还明确强调,下半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货币与财政的结合值得期待。在货币政策方面,如果美国在下半年两次加息,中国央行很可能会放弃或只加息一次,这在形式上多于实质。另一方面,在历史上,很少有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是结合在一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分开看待。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分散给企业投资基础设施,而企业又与银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可以导致流动性的增加。与货币政策不同,积极财政政策的流动性不再是中央银行表或法定准备金的扩张,而是来自财政池。当货币政策被用来调节经济时,我们可以参考财政政策来发挥我们的力量,发挥反周期调节和稳定内需的作用。

央行和银保监会齐发力 化解信用风险

王庆强调指出,货币政策属于总量政策,其结构调整功能相对有限。例如,对小微企业的优惠融资措施可以引导资金的第一次定向流动,但很难控制第二次流动过程;严格的监管可能导致信贷环境全面收紧。因此,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可以重点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调整等财政政策工具。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可能是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和互补,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过程中形成协同效应。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央行和银保监会齐发力 化解信用风险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