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南昌6月7日电(记者高浩良)每天早上,我的小女儿都是先被送到幼儿园,然后到村里的模拟花卉加工车间去工作。这是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镇分水坳村居民刘荫祥的新生活。
十多年前,由于一场突然的车祸,刘荫祥受伤并被截肢,这使得他的家人陷入困境。后来,他被列入建立档案的贫困家庭。2016年,刘荫祥的家庭摆脱了贫困,这让她感到自豪的是,当评估她的家庭收入时,她的月薪接近2000元。这是由于当地采取措施在贫困家庭门口建造“扶贫车间”。
工厂需要就业,贫困家庭需要扶贫。然而,问题在于,当地农村大多数有能力的人外出工作,留下的基本上是特困户。作为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县区建立了“扶贫工作室”,帮助贫困家庭脱贫。为了使这些贫困人口满足工作要求,赣州市大禹县劳动就业部门还在村里建立了劳动培训基地,为参加扶贫车间的贫困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期间,村民每月给予培训补贴300元。
“农忙时在田里耕作,闲暇时在车间劳动”已成为赣南山区贫困村的一个景象。在赣州市蓟县虞姬镇莆田村的扶贫车间里,有一句醒目的口号:“勤劳的劳动主动脱贫,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贫困家庭丁告诉记者:“在作坊里做服装加工和灯笼制作,一年下来。你也可以赚一万元。”
鉴于老年人和残疾人较多的情况,赣州市龙南县为办卡的贫困家庭建立了就业扶贫福利工厂,提供技术要求低、工序简单的工作,如生产仿真花、圣诞树、灯笼和加工服装等,努力实现“一工脱贫”。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在“扶贫车间”找到工作,赣州全南县和上犹县鼓励服装、纺织、电子产品组装等地方企业在农村建厂,利用集体闲置土地和房屋建立家庭式“扶贫车间”。对于吸纳贫困家庭就业的企业,除了给予水、电、房租补贴外,还给予小额担保就业贷款和社会保障补贴等优惠政策。
康福达仿真花卉公司的负责人赖垂龙说:“像我们这样的加工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车间建在村里,招聘不再那么困难,生产成本也下降了。”
“减缓贫穷无助于懒惰,减缓贫穷越到最后,就越需要激发穷人的内生动力。”赣州市扶贫办副主任钟认为,扶贫办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持续稳定的就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否则,我今天可能会帮助摆脱贫困,一旦我退出,就会回到贫困。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傅一舟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江西赣州:“扶贫车间”建到农民家门口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