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7字,读完约4分钟
时报评论
周子勋
1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国有资本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加快处置低效和无效资产。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呈现出“L”型趋势。201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7%,第四季度的一些数据也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2016年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出人意料地环比增长了5.5%,这是自2011年9月以来的唯一增幅。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在2016年达到6.7%。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6.7%的增长率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情况。
然而,在衡量中国经济健康状况时,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是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1月到11月,国有企业的累计利润增长率超过了民营企业,这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除了2009年的“4万亿”时期。国有企业利润连续五个月增长,而民营企业增长率连续六个月下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利润累计增长率的剪刀差从2016年初的负22个百分点变为正2.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利润的挤压可能导致民营企业和制造业投资意愿和能力的下降。国有企业的利润超过私营企业,这可能会强化市场的悲观看法。2016年12月,小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47.2%)落后于大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3.2%),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
不可否认,在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时代,投资效率决定了资源的流动和经济效率。据分析数据,2015年总投资为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67万亿元的81.5%,2016年将超过60万亿元,2017年可能超过67万亿元。多年来,约5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投资,近年来每年都超过80%。也就是说,中国的投资逐年上升,但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却在下降,这意味着投资的效率越来越低。
一方面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尤为明显。必须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谁将影响资源的配置。过去,政府和国有企业拥有大量的政策资源、金融资源和土地资源,而银行拥有金融资源。在旧的惯例下,政府在分配资源方面很得心应手。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旧的方式将不起作用,银行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合作。特别是在金融资源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流动性过剩,但许多急需领域无法融资。随着许多市场领域的估值发生变化,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指出,未来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改革概念,它涉及价格改革、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要素市场改革、政府改革、金融改革,还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和法治社会建设。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实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终在制度改革的支持下提高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
如何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在于强者们会竭尽全力推进政府改革,重点是供应方改革。那么政府是如何改变的呢?恐怕焦点仍在供应方改革上。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我们必须限制权力,即政府限制权力,赋予市场更大的权力;第二,应该放松对私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的管制,增加它们对空的自由投资;三是公平,平等对待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创造公平发展的环境;第四,优化地方公共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浪费,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的合理性和使用效率,减少因帮助僵尸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而导致的地方政府资源的低效配置,盘活地方资源。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也需壮士断腕决心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