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0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毛玉舟
内地投资者赴港购买保险是去年保险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去年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2016年首三季内地旅客新增保单保费为489亿港元,占同期新增个人业务保单总额的37%。
海外保险购买热潮迅速引起内地有关方面的关注。去年中国保监会发布文件,银联明令禁止后,今年1月,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先后宣布国内外币卡不得用于其他交易支付(包括购买投资型海外保险产品),持卡人被要求在海外消费。
《证券报》记者咨询了香港的一家保险代理机构,了解到银联国际限制购买海外保险后,维萨和万事达卡并未被完全禁止,但交易数量和金额有上限。目前,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作为发卡机构,禁止其境内外币卡非法购买保险,禁令更为严厉。
在香港购买保险很热门
近年来,内地游客来香港购买保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相对低廉的保费、较高的保险覆盖率和较高的收益率是香港保险相对于内地保险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华泰证券(Huatai Securities)研究员罗毅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赴港购买保险产品的内地客户主要是年薪超过30万元的中产阶级,他们有很强的保险意识,通过购买香港年金保险来扩大自己的保障,通过持有离岸美元资产来对冲汇率风险和保护自己的资产。
具体来说,在大陆保险中,0-60岁的人一般都投保,少数几种保险可以在更高的年龄投保。在香港,0至70岁或75岁的人一般都有保险,特殊保险可以在较高的年龄投保。此外,如果能在香港提交适当的健康报告和财务报告,一份保单承保超过100万美元的情况非常普遍。
购买了海外保险的周女士告诉《证券日报》,她重视全球理赔和海外保单的便利性。周女士除了去国外做日常工作外,每年还会出国旅游,所以综合保险对周女士来说尤为重要。“申请理赔时,只需附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文件,邮寄到保险公司,我就不用亲自去香港办理了。”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数据,2016年首三季内地旅客新增保费为489亿港元,较2015年首三季的211亿港元及2014年首三季的169亿港元大幅增加132%。2016年前三个季度,内地旅客新增保费占个人业务新增保费总额(1,323亿港元)的37%,分别占2014年和2015年的20.3%和21.7%。
两家银行需要合规卡
内地客户购买海外保险的异常热情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2016年4月,中国保监会针对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发出风险警告,称香港保险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内地居民必须到香港投保并签订相关保险合同。如果他们在中国投保,他们就是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此外,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以港元和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要自行承担外汇风险。另一方面,对于股利保险,保证收益之上的股利分配是不确定的。如果你中途退保,被保险人只能得到保单的现金价值,如果你中途退保,你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去年10月,银联国际宣布,最近通过对商户交易的监测,发现一些海外保险商户经历了单卡单商户的多次交易激增。为进一步规范境外保险商户对国内银联卡的受理,银联国际近日发布了《境外保险商户受理国内银联卡合规指引》,重申了相关监管要求和业务规则,确保国内银联卡在境外的合规使用。
《指引》要求,国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旅游消费相关的事故、疾病等活期账户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严格执行外汇政策,规定境外保险商户单笔交易不得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消费限额;加强海外收单机构对保险商户的管理要求,包括准确设置商户类别编码、加强商户培训和异常交易监控、加强商户检查等。
最近,两家商业银行也相继表态,禁止持卡人使用境内外币卡购买境外保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是海外业务最出色的银行之一,而招商银行是除五大银行之外信用卡发行量最大的银行。
根据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公告,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汇发[2010]53号),境内外币卡(国内借记卡和维萨、万事达、jcb、美国运通等境外银行卡清算组织标识的信用卡)可用于境外经常账户消费支付,不得用于其他交易支付(包括投资理财非经常账户购买境外保险产品)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赴港买投资类保单遭“围堵”:两家银行“禁刷”境内外币卡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