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39字,读完约9分钟

6月23日(上周五),国家审计署发布了20家中央企业的审计报告,其中出现了“大问题”... 通过对这20家中央企业2015年财务收支的审计,结果显示其中18家企业采用了虚拟经营、人为增加交易环节、调整报表等方式。,近年来累计虚增收入2001.6亿元,利润202.95亿元

18家中央企业“无缘无故多收2000亿元”!

6月23日,审计署发布了以下20家中央企业2015年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中国船舶(600150)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601857)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东风汽车(600006)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建筑(601668)工程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18家央企"造假"2000亿  审计署披露花式亏损套路

根据企业财务数据,截至2015年底,20家企业拥有1100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和2790家股份公司,总资产11.77万亿元;当年营业收入总额为7.26万亿元,大部分企业实现盈利。

可以说,与中小型私营企业相比,中央企业规模更大,面临更严格的审计和监督。他们怎么能无缘无故作弊,多赚2000亿元呢?

事实上,在巨大的交易量下,企业管理的“阴暗面”也暴露了出来,这些中央企业“粉饰业绩”的“套路”很多。

据《全国商报》报道,至少有五家央企违规买卖,虚假收入达206.7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国家商业日报)

另一个“惯例”是虚构的业务。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通过虚拟购买和销售风力发电机组来虚增收入和成本,其中2015年虚增收入和成本分别为1.47亿元和1.45亿元。

此外,中央企业下的企业还通过不进行实物流通的购销业务、干预其他企业达成的交易业务、虚假劳动协议、虚假发票、合并报表范围不完整等方式实现虚增收入。

为了粉饰业绩,中央企业“不惜一切代价”。专家表示,这与企业管理水平的任期考核压力密切相关!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年度绩效考核和任期绩效考核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层次..

国资委根据年度和任期绩效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奖惩,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岗位任免的重要依据。

连续两年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D级或定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D级,且无重大客观原因的,应对企业负责人进行调整。

根据SASAC目前对中央企业的考核方法,如果企业连续两年“业绩不佳”,企业负责人会受到影响,甚至员工的工资收入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央企业不惜“冒风险”以求通过考试,这就催生了“2000多亿元无理由收入”的闹剧!

一些中央企业“作弊”,这与现行考核办法不完善有关,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巨额亏损!

中央企业在2016年遭受了巨大损失!这是最大的罪魁祸首吗?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中央企业遭受了“非同寻常”的损失。据《新京报》报道,从公布的2016年业绩报告来看,亏损最大的五家公司属于中央企业,总亏损近500亿元!

上述五家亏损最大的上市公司分别是石化石油服务(600871)、中海油服(601808)、中远空海(601919)、钒钛和中国钟毅,分别亏损160.8亿元、117亿元、99亿元、61.5亿元和57.04亿元,这五家上市公司分别属于中石化、中海油、中远船务、鞍钢和钟毅。

不可否认,国际油价走低,海外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实体经济低迷...许多因素造成了今天中央企业的困境。

其中,盲目从事海外投资和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巨额亏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一项数据,中国71%的海外并购是由国有企业完成的,其中中央企业占70%以上。然而,商务部的数据显示,65%的海外并购都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来自:全景金融)

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经华能集团集体决策,海外企业实施的103.27亿元并购项目因电力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而遭受经营亏损。

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中化集团投资了4个海外项目,由于误判形势,累计亏损36.21亿元。

2007年至2012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在可行性研究不足的情况下,收购了3个海外项目,金额为93.04亿元,2015年底计提减值准备41.71亿元。

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海外业务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国家审计署审计的20家央企中,华能集团、中化航空等投资项目仍有不少亏损。

此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军在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报告中表示,一些企业在投资运营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不力。在中央企业的155项海外业务中,有61项创造了384.91亿元的风险!

分析人士表示,一些国有企业确实存在盲目决策,但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不能简单地说是成败,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国有企业的一些海外战略投资项目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判断项目的成败。

然而,如果只有一个“盲目从事海外并购”,它可能不会“强迫”一些中央企业“做假”。事实上,中央企业“赔钱”的方式有很多...

奇怪的“幻想”损失

在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家中央企业审计结果公告中,世邦魏理仕梳理了给这些企业造成损失的项目,计提了减值准备,并面临损失风险。

边肖发现中央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100种“奇特”的损失,总有一种是给你的...

购买理财产品损失了近4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004年,其下属的CSIC科技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未经CSIC批准,动用8000万元进行委托理财,截至2014年底亏损3071.99万元。

股票损失了近1亿元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截至2016年9月,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未经集体决策和批准,使用1.11亿元购买年度投资计划以外的股票,累计亏损9208.07万元;中国铁路批准中国铁路的子公司中国铁路资源使用特殊用途的债券基金购买股票,相当于人民币2.6亿元。

炒期货并没有阻止14亿英镑的损失

中化集团:2014年至2015年,存在期货持仓超限、止损不及时、部分账户未报等问题,累计损失14.16亿元。

购买公司债券,然后赔钱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尽职调查不足的情况下购买了公司债券,导致投资本息损失3300万元。

贷款5亿,到期后本息难以收回

中化集团:2013年,其关联公司违规发放贷款5亿元。截至2016年7月底,贷款本息共计5.91亿元,逾期且难以收回。

不成熟的技术...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2010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公司(以下简称711公司)间接控制的CSIC(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按规定报上级公司审批,自主投资3个新能源项目,投资1.93亿元人民币,因技术不成熟面临亏损风险。

在国外败诉!

东风汽车公司:2012年,东风公司在未完成尽职调查的情况下与海外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被项目组擅自变更为合资协议,导致公司退出合作后被对方起诉,损失9041.81万元,其中2015年损失6825.85万元。

我买了一个加油站,三年没开工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2年,四川销售分公司未按规定报批和评估,以8400万元收购了三个在建加油站。截至2015年底,两个加油站尚未开工,另一方无偿占用211.87万元。

买了矿后,我发现什么也找不到了!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子公司沈阳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投资2745万元人民币,收购外部企业90%的股权,获得探矿权,但后续勘探未发现可回收资源,损失2449.6万元人民币。

买房从押金中扣除...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中国有色(上海)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国有色(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提前支付了100万元定金,存在上级单位决定不买房后的损失风险。

其他人从事房地产投机并为自己买单。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2015年,其所属的中钢安德宇公司代表境外企业非法承担了1340万元的财产转移税费。

遇到了一个骗子!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自2013年8月起,中国轻资源进出口公司未经批准从事金属硅的购销,并被对方公司诈骗3.02亿元,面临亏损风险。

开一个“黑煤矿”!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09年至2015年12月,包括华能甘肃公司在内的两家企业未经集团批准,违规开工建设5个煤矿或风电项目,投资损失3993.56万元,损失风险2.87亿元。

高尔夫球场被拆除了!

中铁工程总公司:截至2016年10月,中铁集团投资3.86亿元的两个高尔夫球场项目因违规被要求限期整改或取缔,导致取缔费用和行政罚款145.64万元。

卖假油被罚款了!

中化集团:2014年,其石油中心因销售不合格的汽油和柴油支付了2.46亿元的赔偿。

毫无疑问,中央企业甚至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承认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

最近,我听说欧盟又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所以除了说理之外,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呢?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18家央企"造假"2000亿 审计署披露花式亏损套路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