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35字,读完约26分钟
(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白皮书)中国的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国务院信息办公室29日发表了《中国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白皮书。 全文如下。
中国的交通运输发展很快
(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情报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快速发展的历史
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三、发挥基础先进的服务性作用
四、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五、今后五年的快速发展目标
结束语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安全便利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不断提高交通运输领域管理系统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交通运输进入了各种运输方法融合、统一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交通运输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发挥一个基础的先导服务性作用,作为先行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快速发展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的情况非常落后。 全国铁路总里程仅为2.18万公里,一半处于瘫痪状态。 能开通的道路只有8.08万公里,民间汽车5.1万辆。 内河航线处于自然状态。 民航航线只有12条。 邮政服务据点很少。 主要的运输工具有畜力车和木制帆船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首先确定创造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 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 从1953年开始,有计划地推进交通运输建设。 第一、第二十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期间( 1953-1965年),国家投资向交通运输倾斜,改造建设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民用机场,提高西部和边远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覆盖程度,疏浚主要航线,国际、国际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6-1976年),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受到暂时严重的干扰,但设施和装备的规模、运输通道依然在增加,特别是对比沿海主要港口的压船、压港、压币日益严重的情况,港湾基础设施 在此期间,管道运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将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快速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开放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的探索,积极转变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被动局面。 铁路提高了实施经济承包责任制的路费征收标准,制定了打开车辆购买附加费、“贷款公路工程、收款还款”等支持公路快速发展的三项政策。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实施招标制度的港口率先对外开放,海运业最早实现了“走出去”。 民航走公司化快速发展的道路,实施航空运输市场开始形成的邮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中国快递服务企业,加大重新启动邮政储蓄业务的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力度,使社会资本参加基础设施建设。 1988年上海嘉高速公路开通,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突破。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运输方法迅速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展开了铁路建设大会战,从1997年开始铁路连续6次进行了大幅度的高速化。 道路和水运实施了支持道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口站主中枢和保障系统的“三主一支持”计划,制定了加快建设步伐的目标任务。 民航机场建设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内河航运建设基金相继成立。 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公路建设投资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兴起。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术,全面加强西部地区铁路、公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 提出了“修理农村公路,服务城市化,让农民兄弟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快速发展目标,引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新高潮。 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港口建设。 实施邮政电分营和邮政企业的分离,邮政朝着新闻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一体化”的现代邮政业方向迅速发展。 相继公布了“中长时间铁路网计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计划”等一系列计划。 大力提高交通运输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城乡客运、城市公共交通、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救助等行业建设。 2008年成立了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大部门的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同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中国开启了“高速铁路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进入了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新阶段。 年,铁路实现了政企分离,交通运输大部门的体制改革基本实行。 交通运输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政府部门,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条交通”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快速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个国家战术制定快速发展计划。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化,推进多种运输方法比较有效。 促进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提高综合运输服务的保障水平。 加强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管理,支持集中贫困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城乡客运、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 推进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地区交通协调快速发展,西部地区高铁加快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年,西藏墨脱公路开通,中国真的实现了县公路。
60年来,中国的交通运输总体上经历了“瓶颈制约”到“初步缓和”,以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诉求奋斗的历史,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迅速缩小,有些行业已经实现了超越,走向现代化
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经过多年改革的迅速发展,多节点、全覆盖综合交通运输互联网初步形成,“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大量综合客运、货物运输中心场(物流园区)投入运营,运输装备迅速
(一)基础设施互联网
多层铁路网基本形成。 到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以高速铁路为骨架,补充城际铁路的高速客运网络初步建成。 全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3.5%和61.8%。 纵贯东西、南北的大能力通道逐渐形成,物流设施同步完善,实现了货物运输的直通化、迅速化、重负荷化。
广泛复盖的道路网建成了。 截至年底,全国公路开通总里程达到457.73万公里。 高速公路开通距离达到12.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国省干线公路网络不断完善,连接了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 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98.06万公里,达到99.9%的乡镇和99.8%的建设村。 网络技术结构不断优化,等级公路行驶距离占公路总行驶距离的88.4%。
初步形成干支联系的水运网。 截至年底,全国港口有生产性码头泊位3.13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21个,煤炭、原油、金属矿石、集装箱等专业化泊位达1173个,港口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内河航线通航距离达到12.7万公里,等级航线占52.2%,高级航线达到里程1.36万公里,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航线通航条件不断改善,初步建设以“纵横一纵二网十八线”为主体的内河航线体系
民用机场系统基本成型。 到年底,全国民航运输机场达到210个,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以省会城市和要点城市地区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主干、支线机场相互合作的结构。 空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年保障飞机起降达到856.6万架。 通用机场加快快速发展。 机场轨道交通和机场快速通道加快建设,机场和其他交通运输方法的联系更紧密。
乡设所、村村通邮总体实现了。 到年底,全国邮路总数达到2.5万条,邮路总长(单程)达到637.6万公里,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总数达到5.4万个,村邮局总数达到21万个。 快递的营业据点达到了18.3万处,网络的总延长(单程)达到了2370.5万公里。
油气管道主干网初步形成。。 截至年底,全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1.2万公里,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三大主干网和“西油东送、北油南送、西气东送、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的油气运输inter
(二)运输服务能力
运输量居世界首位。 年,全社会客运量194.3亿人,完成旅客周转量30047亿人公里的货物运输量达到410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173690.6亿吨公里。 铁路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居世界第一,货物周转量居世界第二,道路货运量和周转量、水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物邮政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二。 全国港口的完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都是世界第一。 邮政行业年服务客户超过700亿人,快递年业务量居世界第一,大型网络购物促销“双11”活动一天解决高峰超过1.6亿件。 管道货物运输量达到7.1亿吨,周转量达到4138.8亿吨公里。
运输服务质量全面提高。 多式运输、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和冷链等专业物流高速发展,集装箱、面包车等标准化运输单元加快宣传,城乡物流配送的新闻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物流 交通安全水平大幅改善,铁路客运整体安全水平居世界前列,年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比2005年减少72.4%,全国运输船舶百万吨港口吞吐量水平以上的事故数量平均每年减少5%,民航运输航空的 着力提高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公共汽车优先”战术稳步推进,全国公共汽车专用车道达到8569公里,高速公共汽车系统( brt )线路长度达到3081公里,定制巴士、夜间公共汽车等
运输服务的通达性明显增强了。 高铁复盖一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比例达到了65%。 道路交通路线达到了18.1万条。 全国城市客车运营线路突破4.5万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0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3195公里。 水路国际运输航线和集装箱班轮航线往来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个港口。 民航定期航班达到3326趟,航线里程超过786.6万公里(按重叠距离计算),达到国内204个城市、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55个国家(地区) 137个城市。 全国乡镇快递服务营业网点的目标率达到了70%。
运输工具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到年底,铁路主要干线实现了所有内燃机车的牵引,客船运输车辆的品种和结构都实现了更新换代。 民用车数量达到17228万辆,道路客船运营车辆总数达到1473万辆,货运车辆的平均吨位从6.3吨增加到7.5吨,专用卡车(包括被甩的运输车辆)的比例从5.1%增加到27.2%,运行巴士的高级化、舒适化 航运船舶达到16.6万艘,海运船队运输力总规模达到1.6亿吨,内河货船平均吨位超过800吨,高水平航线通航水域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0%,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迅速发展趋势明显。 民航拥有运输机的有书架数2650架,通用电气拥有册子飞机的有1904架。 邮政业各类汽车24.4万辆,国内快递专用货机71架。
初步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和海上紧急救助系统。 建立了完整的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合会议制度,海上搜救打捞力持续增强,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 初步建立了广泛的覆盖面、反应迅速、立体高效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海上紧急保障体系。
(三)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
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领先于世界。 高铁、高寒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铁成为了“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新名片。 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铁路、公路建设技术克服了世界性难题,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相继开通运营。 相继建设了世界级的特大桥隧道,特大桥隧道建设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离岸港口建设关键技术、巨大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管理技术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世界领先,实施港珠澳大桥、洋山港集装箱码头、长江口深水航道管理等系列重大工程。
装备制造技术迅速进步。 以高速列车、大电力机车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装备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一部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新能源公路运输设备初步实现产业化。 自主开发的支线客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已经交付采用,c919大型客机的最终装配线成为中国世界屈指可数的自主开发国家。 大型专业化码头装卸设备制造、海工机械特殊船舶、集装箱车间制造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300米饱和潜水取得了创新性突破。 邮政光学字符识别( ocr )、视频互补码、代码地址检查等筛选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新闻化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新闻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线结合的商业模式正在迅速发展。 铁路建设了客运网络售票系统,实现了运输生产调度的指挥新闻化。 高速公路电子不间断收费系统( etc )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 港口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edi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vt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is )广泛应用于水运管理,开发了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技术。 民航商务新闻系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邮政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动视频监控系统。 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 )等现代导航新闻技术广泛应用于民航运输、物流配送。 北斗导航系统已成为面向国际航海应用的第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四)改革与法治建设
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交通建设、养护、运输不断进入市场。 积极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投资运营,大力宣传社会资本和政府合作模式( ppp )。 交通运输全面实现政企分离。 推进简政放权,创新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方法。 加快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基本形成。
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为了适应改革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进行了大量的立、改、废。 现在有《铁道法》、《公道法》、《港口法》、《海商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民用航空法》、《邮政法》等8部法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国际海运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2008年,实施了二轮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形成了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框架。 各地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三、发挥基础先进的服务性作用
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先行快速发展的重要位置,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善服务和民生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基础先进的服务性作用。
(一)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支撑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十二五”期间,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5万亿元。 交通运输互联网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降低了物流价格,迅速发展了汽车、船舶、冶金、物流、电商、旅游、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年,邮政业支撑的国内邮购交易额突破了3万亿元。
保障物资的运输。 便利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多种运输方法的顺利连接和有效中转,提高物流系统的综合服务水平,有力保障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等要点物资的运输,年中国港口煤炭一次水量6 打开生鲜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比较有效地保障和满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诉求。
促进地区、城乡协调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把推进交通运输先行快速发展作为支撑“四大板块”“三大战术”等国家区域快速整体战术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开通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通道。 由北京上海、京广、沿海、沿江等综合运输大通道和长江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港口群形成的经济带、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城际公路客运普及和城际轨道建设促进了城市群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城乡交通一体化使城乡经济融合更加紧密。
(二)民生的服务和改善
服务大众安全方便的移动。 推进“平安交通”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完整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不断优化运输结构,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人民群众的移动从“走得好”迅速发展到“走得好”。 “春运”等节日综合运输服务的保障能力显着提高。 城市公共汽车的移动分担率稳步提高,舒适度提高。 “网络+交通运输”高速发展,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移动路线规划、线上购票、智能停车等“一站式”服务。 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全面开通。
帮助消除贫困。 进入21世纪后,实施了乡镇和建设村的开通工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交通扶贫等10多个专业建设计划,加强了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对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 “十二五”期间,投入购置税资金支持超过5500亿元的交通扶贫建设,集中了连片特困地区83.8%的县城通二级以上的道路,86.2%的建设村实现了通硬化路。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车辆的通过率,逐渐处理了绳子等特殊问题。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交通运输应急系统在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意义。 在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害和南方雨雪冻结灾害中,交通运输救援队在第一时间夺走了救援的“生命线”,为拯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海上搜索救援力妥善完成海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积极参与马航mh370事故客机搜索等业务。 从年到年,组织调整了海上搜索救援活动12411次,搜索了遇难者108464人,其中搜索了8070名外国人。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节能减排。 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建设,与年相比,年国家铁路单位承运人综合能耗减少6%,运行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减少6.5%,运行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减少10.5%,民间 实施“公共汽车优先”战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运输手段增加,公共自行车系统迅速崛起。 在珠江三角洲、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设置了船舶排放控制区。 在长江干线、京杭运河、部分沿海地区开展了应用液化天然气( lng )的试点模式,在部分港口安装了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实施了船舶岸电气工程。
保护生态环境。 在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贯彻生态保护理念,建设了一些示范性的绿色铁路、公路、港口和航线,探索了创新沙漠区、高寒区、填埋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生态修复技术。 “十二五”期间,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生态修复的总里程近1300公里,修复总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 道路废料的再循环率达到了40%。 全国煤炭运输港、重点矿石运输港开展粉尘污染控制措施,沿海地区、长江干线布局溢油应急设备库和布置点。 高铁使用“以桥代路”,比较有效地节约耕地,减少了对沿线城市的切割。
四、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国际间互联互通,扩大开放,深化与世界合作,构建了各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交通运输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新格局。
(一)国际客船运输
加强国际互联。 到年底,中国与周边14个国家中的5个国家有铁路连通,有11个铁路口岸,建设了许多通往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中欧、中亚铁路集装箱班,多年开通的边境公路口岸基本上通过2级以上的道路,具备国际物流功能 积极推进航运国际和区域合作,中老缅泰共同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发。 民航利用代码共享、航空联盟、航线联营、股权合作等方法,优化国际航线互联网,不断提高航班频率和通达性。 年和港澳台快递业务量达到4.3亿件,快递公司的服务互联网扩大到海外市场。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合作,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和运输便利化。 年,用各种交通运输方法出国旅行的人达到了1亿2千万人。
支持对外贸易。 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加快构建各方面开放新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海运承担着90%以上的对外贸易货物运输量和98%的进口铁矿石、91%的进口原油、92%的进口煤炭和99%的进口粮食运输量,成为加快对外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持。 中欧班组高速发展,成为国际货物联合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和积极参与交通运输国际组织事务,认真履行各项国际义务,在铁路合作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邮政联盟等重要交通运输国际组织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作为铁路合作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中国自1972年回归国际邮政联盟的合法席位以来,担任邮政经营理事会理事国,自1989年被选为行政理事会理事国以来,连续14次成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推进连续五次担任国际民航组织理事国的多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铁路、公路、海运、民航和邮政政府间协定和双边、区域合作文件。 建立了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等多种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建议设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港湾服务组织。 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支持其他快速发展中国家交通的快速发展,为亚洲、非洲许多国家支持交通工程。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之一。 1979年,原交通部驻港公司招商局在深圳设立水龙头工业区,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1984年国家建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港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目前,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行业,除铁路干线和民用机场的建设经营要求中方控股外,所有道路桥梁、港口码头、其他铁路和城市轨道对外资不设限制。 在运输服务行业,道路运输、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国际海运辅助服务完全开放。
加快“出去”的步伐。 中国的铁路、交通工程建设、港口运营行业等在世界上显示了丰富的产业竞争力。 中国的国际海运量占全世界海运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交通运输公司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从以前开始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就向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转变。 业务涉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港口经营、远洋运输、交通运输装备、船舶检查、航海教育等多个行业。
五、今后五年的快速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中国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与“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协调推进,牢固确立和落实“四个全面”战术部署,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快速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快速发展的质量和综合 国内国际通道连通、区域城乡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整,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交通运输保障,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和世界
——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 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改革的迅速发展,促进各种运输方法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安全、方便、效率、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铁路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资融资体制、财政事务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加快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简单的政府解放权、放管结合、服务优化,提高行政效能。
——构建内通外联运输路网。 构筑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贯穿内外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推进对外交通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廊的建设。 构建高质量的高速互联网,加快高速铁路网络化,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的功能。 完全涵盖的基础网络,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推进普通国家省道质量改善和瓶颈链接建设,提高沿海和内河航运设施专业化水平,加强农村公路、通用机场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区域互联互通 提高邮政网络服务水平,加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到2005年,高铁的营业距离达到3万公里,复盖了80%以上的大城市。 新改建高速公路的开通距离约为3万公里。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公共汽车。 村直送。
——建设现代高效的城际城市交通。 建设城市群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的1-2小时交通圈,建设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市间的1小时通勤都市圈。 在城市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城郊铁路,形成多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优先公共交通,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共汽车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 到2005年,基本建设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 加快300万人以上的人口城市轨道交通成网,使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距离增加约3000公里。 加强邮政、快递网络终端建设。
——建立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优化枢纽空间布局,建设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提高全国性、地域性和地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水平,加强中西部重要枢纽建设,推进边境重要口岸枢纽建设,提高枢纽内外辐射能力。 完整的枢纽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中继设施和集合疏运互联网,加强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的联系,实现不同运输方法的协调效率,发挥综合特点,提高交通物流整体效率。
——推进运输服务绿色智能的快速发展。 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快速发展,节约资源和利用,加强标准化、低碳化、现代化运输装备和节能环保运输手段的宣传应用。 实施“网络+交通运输”行动计划,加快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宣传先进新闻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装备应用,加强联合运输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公共新闻系统的建设,加快快速多式联运的发展,交通运输
——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体系,比较有效地落实企业广告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责任。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水平。 加强事前预防,开展平安交通专业行动,加大风险排除管理和风险管理力度,强调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全面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坚决抑制重大事故的多发。
结束语
实现“两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对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交通推动快速发展,交流促进合作,通告实现共赢。 中国政府将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入合作,分享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共同的快速发展、共同的繁荣。 (完)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财讯】白皮书:到2020年高速铁路覆盖80%以上大城市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2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