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张学编辑祝建华

据网站7月5日消息,6月27日,市委委员、总会计师沈库罗科主持召开深化中央企业医疗机构改革座谈会,了解深化中央企业医疗机构改革进展情况,监督中央企业医疗机构剥离。37家中央企业出席了会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2000多家国有企业医院尚未完成改革和剥离。

2017年8月,国资委(SASAC)、中组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转制、关闭撤销、资源整合重组等四种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模式。

今年3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明确表示,从2019年起,大型独立工矿区企业办的医疗机构将不再享受任何形式的补贴。唯一的选择是将企业医院与其母亲分开。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下水就不要学游泳”已经成为监管者的基本态度。“当然,肯定会有一些困难,但没有必要在今年年底讨论这个问题。”日前,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吴童星表示,企业医院剥离的进展基本符合预期。

根据吴童星提供的数据,企业医院的门诊总量已超过1亿人次/年,住院总人数约为500万人次/年,孕产妇(附属)补助总额为100亿元/年。中国卫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景明认为,从前两轮企业医院改革的实施情况来看,剩下的2000家企业医院应该是发展较好的医院和有更多选择机会的医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表示,目前国有企业剥离医院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对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同意接受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其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对经营困难、缺乏竞争优势的医疗机构,应当关闭和撤销,妥善安置职工;因特殊原因需要保留的,应当按照市场化规律进行优化重组,实行专业化经营;探索政府购买(ppp模式)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国资委召集37家央企座谈 督办央企办医疗机构剥离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曾表示,国有医院的改革要注意与现有公立医院的差异化发展,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变。迫切需要能够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医疗和护理等连续和无缝服务模式的医疗机构或医疗协会。作为与医疗机构关系最密切的医药企业,它是上下游的关系。医药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国有企业医院进行剥离,可以延伸产业链,有利于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中医药企业集团在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国资委召集37家央企座谈 督办央企办医疗机构剥离

“届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六个平台预计将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接收然后引入社会资本,至少实现平稳过渡。”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会长金永诚说。“六大平台”是指华润健康、国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通用汽车、中国国投、中国国鑫六大“民族品牌”企业。除了直接部署在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华润医药和国药集团外,中国诚通、中国通用汽车、中国SDIC和中国国鑫都擅长资产管理。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国资委召集37家央企座谈 督办央企办医疗机构剥离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