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7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庄冠荣
“选择性税收是上海自贸区14项海关监管和创新服务体系之一。从试点的效果来看,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这是比较成熟的做法,应该充分推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集团董事长唐林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选择性征税”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生产加工并通过“二线”在国内销售的货物。根据企业的申请,根据其相应的进口材料或根据实际检验状况征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规定征收。目前,已在天津、上海、福建、广东等省(市)的五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除外)和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进行试点,覆盖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30.47%。
以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内的保税加工企业只能在产品出区内销时对产成品征税,关税按照产成品适用税率和产成品国内价格征收。“选择性税收”政策实施后,区域内企业可以选择对企业有利或税收较低的征税方式,即选择按原料或制成品征税,这更有利于区域内企业灵活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唐林以保税港区32寸液晶电视生产为例,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没有“选择性征税”政策的情况下,根据中国海关的有关规定,该地区的企业在生产后用32英寸整机向海关申报,并在进口环节缴纳30%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根据某铸造企业生产的32英寸液晶电视的采购清单,生产一台32英寸液晶电视需要221种材料,其中58种材料的关税率为3%-10%,其余163种材料的关税为零。如果涉及选择性关税征收,企业可以选择不将整机出区申报,而是向海关申请对58种带关税的物料进行关税征收,然后带整机出区。据计算,按物料报关后,税率为7.28%,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为17%。因此,一台32英寸电视的税率从30%下降到7.28%,节省了企业22.72%的电视税。
“仍有69.53%的监管领域不受欢迎。我们也强烈要求将重庆保税港区纳入其中。这对协调两种资源、连接港区两个市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唐林表示,目前,重庆保税港区是中国唯一的内陆保税港区,也是中国第一个拥有水上港口和空港的保税港区,承载着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截至2016年12月底,港区累计工业总产值约276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约4891亿元。
然而,自2016年以来,全国加工贸易迅速下滑,进出口贸易“双下滑”现象明显,对海关特殊监管的外向型经济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由于全球相关产业萎缩、相应品牌市场份额下降等不利因素,落户保税港区的主要智能终端铸造企业面临巨大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快速调整的产业发展趋势,本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在努力争取国际订单的同时,也在逐步探索从“两头在外的单一国际市场”向“兼顾国际和国内市场”的转型,这迫切需要“选择性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唐林建议尽快取消有效的“选择性税收”试点措施。即使为了谨慎起见,有必要把握好节奏,也希望处于内陆开放前沿的重要地区重庆能尽快纳入进一步的试点范围。这是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好办法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让“选择性征税”的阳光雨露遍洒保税区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