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3字,读完约4分钟
国家审计署近日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结果,重点是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三比一、一减一补”任务落实情况、“配送服务”改革深化情况,以及以往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从审计情况看,有关部门和地区重点推进供方结构改革,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工作,认真整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审计还发现一些政策和措施没有得到妥善落实。
所谓跟踪审计可以追溯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政府审计,它符合那个时期的一些特殊要求,被认为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现象。跟踪审计的发展从建设项目开始,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最终定位于超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
十八大以来,以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和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为代表的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全面推进。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事实上,在新时期,跟踪审计被赋予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落实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政策措施等重要职能。应该说,这对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非常重要。毕竟,及时检查和纠正策略部署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既定的策略目标,而不会有任何妥协。
根据审计署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和地区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在推进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总结了一些可以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例如,江西省井冈山市在推进扶贫的过程中,实施了全面的脱贫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严格注重准确的贫困认定,四川省苍溪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爱心扶贫。在分散化、行政管理一体化、服务优化方面,京津冀三省联合推进检验检疫一体化,促进区域通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优化重点项目投资审批流程;福建省加强政府、银行、企业对接,引导技术改造资金发挥实际作用。
与此同时,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值得社会各界更多关注。
例如,在推进扶贫工作中,审计随机抽取了30个贫困县,涉及项目1320个,资金50.13亿元,发现5个县的贫困人口数据信息不准确、不完整;23个县没有教育扶贫、卫生扶贫、金融扶贫、异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等扶贫政策;16个县涉农资金统筹使用试点工作薄弱;7个省的44个单位或个人非法使用资金3693.38万元;7个县的34个扶贫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扶贫效果;个别县扶贫的成效。
在去产能、去杠杆化、推进“配送服务”改革、降低企业成本、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审计发现了个别违规操作、项目进度滞后、项目投资虚报、项目资金拖欠等具体问题。此外,审计还发现,3.41亿元的金融股票基金没有得到及时振兴。截至2017年3月底,抚顺市、江西省、长沙市、湖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2014年及以前年度的3.41亿元金融存量资金未及时使用或清理盘活。
不难发现,此次跟踪审计涉及到重大政策执行,如配套措施、配套资金项目、配套绩效等方面,可以视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全方位定期审查,意义重大。这不仅有利于政策落实到位,而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起到了预防作用。同时,披露一些违规行为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此外,审计还可以促进政府完善制度,完善机制,加强管理,起到防御作用。
记者认为,面对新形势,跟踪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阶段,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宏观背景,跟踪审计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确保政策措施科学有效地实施。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国家审计署:跟踪审计推动改革政策落实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