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2字,读完约5分钟
■本地两个会议的传真(2)
本报记者刘
在最近召开的山西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山西省省长楼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与众不同、脱胎换骨”的语言总结了山西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还强调,2016年6月以来,山西实现了主攻方向的调整和战略重点的转移,坚定不移地走上了转型、综合改革、创新驱动的道路。转型发展的趋势、转折和结构性变化明显增多。
转型过程正在加速
2017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比全国增长0.1个百分点。梳理山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这7%是很难得到的。从2014年到2016年,山西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9%、3.1%和4.5%,在中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三。直到2016年下半年,已经低迷多年的山西经济开始一个季度接一个季度地复苏。
作为山西发展的“风向标”,工业经济持续好转。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2017年,特别是4月份,山西工业累计增速扭转了自2014年以来持续低于全国增长水平的困境,工业增速也大幅跃升。2017年1月至11月,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6位。
经济结构的积极变化也非常明显。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姜思清表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5%。非煤炭产业已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规模以上行业中,非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9.7%,比煤炭行业增长快6.1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在非煤炭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尤为突出,增加值增速达到95.7%。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山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以来,旅游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360.21亿元,同比增长26.21%。
楼指出,当前,山西已进入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于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基本判断下,2018年,山西省将以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能源革命先锋”和“内陆地区开辟新高地”为目标,全面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大力发展数据、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努力推进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改造;同时,重点发展咨询服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重大改革频繁进行
2017年,在力争一系列改革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下,山西一系列重大改革问题相继启动,如开发区改革、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楼杨胜认为,山西抓住了国务院42号文件的重要政策机遇,开创了新局面。
开发区改革可以说是2016年山西省党的十一大后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旨在打造山西的转型高地和发展载体。山西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王海清对记者表示,目前,山西各开发区都实行了大部门、大事业部制,精简机构人员,取消行政管理,全面推进了“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和“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建立了合理的进出机制。这些机构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在山西资源型经济中,国有企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深化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成为2017年各项改革的亮点。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与山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签署军令,一度引起全国公众关注。据陕西省国资委主任郭保民介绍,此次企业绩效评估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了评估导向和逆转机制的作用。到2017年底,酒精集团的酒精收入预计将同比增长36%以上,高于30%的年度考核目标;白酒利润预计同比增长70%以上,远远高于25%的年度考核目标。
此外,2017年,山西建立了“1+n”政策体系和21项国有企业改革重大举措,建立了山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山西吕雯集团、山西交工集团、山西航空空实业集团等一批大型专业化国有企业。
商业环境决定了高端要素资源的流动和集中。为了促进各市场主体的渐进式升级,2018年,山西将继续深化开发区、国有企业、电力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同时,将通过实施投资承诺制试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深化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改革和加强事后监管等方式,努力优化经营环境。
“发展是兴陕富民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山西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融合、供给与改革的紧密结合、综合改革,以改革促转型,以非凡的实力和持久的成就推动山西转型发展。”卢·杨胜说。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由疲转兴 山西转型综改提速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