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2字,读完约5分钟
目前,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加速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业务创新和组织管理的变革,而且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正成为抵御风险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技术创新也在帮助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加速发展,这也为支付清算行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推进服务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培育市场活力,是新时期做好支付结算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村信用社中心作为服务清算机构,已经建成了共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商业汇票、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系统、远程容灾系统等一批信息系统。每一个系统都被中国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所应用,并作为发展主营业务的基础。本文结合农村信贷银行中心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支持“三农”和小额信贷提供思路。
具体实践
(一)引入综合支付服务。客户已成为金融服务机构的战略资源,客户满意度已成为银行管理和战略布局的关键。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和公众支付习惯的变化,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中心和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出了集合支付服务,这是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中心为应用机构商户提供的集合码扫描支付服务,融合了应用机构、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二维码互认。它具有代码扫描产品的所有功能,实现“一个代码聚合,所有收款和所有付款”。自集合支付引入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商家和消费者的欢迎。该业务具有多机构、多渠道、多场景的整合,促进了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实现了手机银行二维码的相互识别;提供差异化服务,商户信息和交易数据可以独立控制等等。客户只需手持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主动码扫描和被动码扫描直接支付,提高了支付效率,为广大商户提供了方便、安全、通用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新金融服务。
(二)与支付机构的合作。网络金融的兴起使得传统银行业失去了更多的客户。这一发展趋势在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实地调查中得到了验证。新形势下,各行业协会和商业银行都迫切需要不同服务场景下的金融服务。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农村合作金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系统缩小了农村合作金融与大型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差距,及时扭转了当地市场竞争的被动局面,挽救了许多流失的客户群体,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中心以“优化服务、提升体验”为目标,顺应互联网金融和农村支付服务的多元化需求,通过与支付机构的业务合作,努力提高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网络的覆盖面和创新服务能力,帮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加快移动支付应用场景、产品优化和服务质量。
(3)建立支付清算系统。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民在网上销售自己的农产品,但在支付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法律实体,面对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各种农村金融机构往往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许多信用卡无法在网上支付,一些小微农村企业将大量资金存入支付账户,但无法提取使用。为此,农村信贷银行中心与各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建立了农村信贷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该系统是全国农村信用系统共享的全方位支付清算平台,主要处理电子汇兑、万能存取款、银行票据等业务。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凭借网点众多、分布广泛的优势,极大地拓展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渠道。客户只要持有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卡,就可以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近8万个农村信用体系网点办理存取款、转账和查询,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建议
(一)坚持创新与规范并重,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制度规范体系。农村支付体系的安全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目前,支付清算市场具有高技术、虚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有必要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明确市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建立和完善信息保护、市场准入、风险防范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提升支付清算行业监管的法律水平,促进支付业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加快数据标准化建设,构建资源共享的支付市场体系。随着金融技术的创新,支付行业各方都在积极探索数据安全和信息共享,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数据安全共享机制。建议市场各方规范使用标准,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使数据使用有章可循,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3)遵循技术中性原则,根据金融的性质实施监管。科技创新有助于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效率,但不能改变金融的性质和风险特征。建议在当前监管框架下,遵循技术中性原则,促进支付清算市场参与者遵循统一的业务规则和风险管理要求,确保支付清算市场的公平性,更有利于支付清算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和健康竞争。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以科技创新引领 支付清算业发展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