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8字,读完约4分钟

在抢到公募基金牌照近三个月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PIC人寿”)终于再次“出手”。

6月21日,CPIC人寿宣布已与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安基金”)签订统一交易协议,并同意在合同有效期内,在500亿元的年度额度内,投资国联安基金发行的基金及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基金。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2018-2020年度,CPIC人寿将按照公平市场价格与国联基金进行500亿元的日常关联交易,如果认购金额不超过授权金额,则不另行提交董事会审议。如果实际执行超出上述授权范围,将根据超出的金额进行另一次关联交易审核。

CPIC“输血”在国安的衰落

500亿元的额度对管理140多亿元的国联基金意味着什么?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5日,国联安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为142.79亿元,拥有53只基金和15名基金经理。根据历史数据,在股东变更前,国联基金在2015年第二季度末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626.57亿元。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公司的管理规模一直在下降,今年甚至下降到200亿元以下。

记者发现,公司规模自2015年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因为各类基金产品的规模有所下降。其中,杂交产品规模从217.21亿元下降到77.83亿元,下降73.62%;债券产品从33.71亿元下降到14.45亿元,下降57.13%;货币资金从102.07亿元下降到29.24亿元,下降71.36%。

除了基金规模的下降,作为股东,它最关心的可能是国联基金财务报表的快速改善。根据国联基金2017年年报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公司总营业收入为2.79亿元,同比下降43.64%,净利润为3800万元,同比下降71.64%;国泰君安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国联基金2016年经营收入为4.95亿元,同比下降26.88%,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下降44.17%。

每年500亿元 太保“大手笔”驰援国联安基金

截至去年年底,国联基金总资产为7.71亿元,同比下降16.56%,而截至2016年底,公司总资产为9.24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从经纪部门转移到保险部门后,国联基金的各项指标都在下降。这可能是CPIC人寿必须“输血”的关键原因之一。

CPIC人寿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每年投资500亿元的目的是帮助国联基金实现业务规模的正常增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据统计,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CPIC人寿与国联基金的关联交易累计金额为0元。

每年500亿元能改变这种困境吗

有人认为CPIC人寿此时提出“输血”计划,不排除帮助国联基金扩大规模的可能性?对此,《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试图联系CPIC人寿保险相关负责人和国联基金相关负责人。在撰写本报告时,双方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现在判断是否帮助郭力安基金扩大规模还为时过早。”上述资产管理行业人士认为,“双方签署本协议主要是从战略角度考虑。当然,不排除急于扩大规模的可能性。这取决于如何使用下一个500亿元。”

除了“输血”,CPIC人寿还能为国联基金做些什么?

3月30日,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宣布,以10.45亿元人民币的交易价格,通过上海联合资产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收购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持有的国联基金51%的股权。随后,中国证监会发布《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变更批复》,批准国泰君安将其持有的国联安基金51%的股权转让给中国太平洋保险。本次交易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CPIC将持有国联安基金51%的股权。

每年500亿元 太保“大手笔”驰援国联安基金

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对中国太平洋保险这样的上市公司来说,获得金融牌照一直是一个战略目标。事实上,它们在上市保险公司中已经获得了较晚的基金牌照。另一方面,新的资产管理条例出台后,基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遇。这时,中国太平洋保险可以说时机还不坏。问题是它是否真的能起作用。从目前的观点来看,仅仅依靠‘输血’是不够的。”

每年500亿元 太保“大手笔”驰援国联安基金

"原国联基金的主要问题可能是中外股东之间的协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中国太平洋保险进入美国后,或许能够改善这种状况。毕竟,中国太平洋保险与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的合作非常密切。”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张颖)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每年500亿元 太保“大手笔”驰援国联安基金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