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8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的记者徐卫兵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总体稳定;制成品的贸易互补性高于初级产品;在制成品中,中低端制成品,包括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以及低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高于中高端制成品,包括中等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以及高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基于中国进口方计算的互补强度指数略有不同,初级产品高于成品;在制成品中,低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最高。”《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第6号》(以下简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载在2月15日举行的蓝皮书研讨会上说。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组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重点介绍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贸易和互补关系,以及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与美国、15个欧盟国家和日本合作的可能性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金贝认为,研究小组的重要任务是探索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培育新的贸易动能方面的意义,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的空空间和方向;研究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与第三方实现双赢合作的可能性;为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提供参考依据;它为国家科学制定培育新的贸易动能的政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通过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的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研究团队发现,中国在改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一体化以及通过能力合作提高双方贸易合作的水平和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加强与美国和15个欧盟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竞争带来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升级
蓝皮书指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一体化总体不强,中国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扩大贸易规模。但是,加强贸易联系,扩大贸易规模,不是在现有基础上分割“蛋糕”,抢占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份额,而是在其他地区做减法,增加中国的出口。就本报告所涉及的“一带一路”沿线的62个国家而言,它们的进口规模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有限,采用“蛋糕”再分割的方法即使成功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只有努力做大蛋糕,“一带一路”倡议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作用才能持久,“一带一路”倡导的合作共赢精神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张其载表示,从基于出口方计算的贸易一体化指数来看,中国、日本和“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的贸易一体化程度强于美国和15个欧盟国家。自2000年以来,中日之间的趋势是中国略有增加,日本略有减少。就产品类型而言,中国的初级产品强于制成品,日本、美国和15个欧盟国家与此相似。从出口的角度看,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与日本的合作比与美国和15个欧盟国家的合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进口方面来看,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的贸易一体化程度最高,其次是中国。就产品类型而言,中国和日本初级产品的贸易一体化程度高于制成品,而美国和15个欧盟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一体化程度略高。在制成品中,中国的贸易一体化程度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中最高,近年来增长迅速;在日本的制成品中,高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比重较高;美国表现出同样的模式;EU-15国主要关注中等技术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该模式指出,中国与美国、15个欧盟国家和日本的合作方向是开展第三方中高技术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岸国家的产业升级。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协调产业升级
蓝皮书指出,要统筹“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坚持“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发展。统筹长板和短板建设,发挥传统优势,同时培育新优势。如果中国拥有中低端产业优势,就应该通过进一步提升这一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发挥作用。但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能仅限于低端产业,也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和规模上。相反,要在充分发挥中国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双方合作,创造和培育新的优势。要大力推动高端产业发展,弥补其不足,开辟贸易合作新增长点,提高贸易水平和质量。
此外,要统筹产业分工和产业链分工,坚持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同步发展。随着全球产业内分工的发展,全球国际贸易的总趋势是产业内贸易的规模日益扩大。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两国之间的产业链分工还不发达,产业内贸易没有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应积极推进产业链分工,通过产业链分工深化双方的贸易与合作。
中国与西亚和中东的产业互补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蓝皮书指出,中国与西亚和中东的产业互补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体而言,西亚和中东19个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然而,由于中东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出口值中的比重绝对优越,石油石化工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与19个西亚和中东国家的贸易一体化程度不同。除了伊朗、叙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也门和约旦显示出密切的贸易关系外,其他13个国家显示出松散的贸易关系。例如,自2000年以来,中国与伊朗的贸易关系一直密切并得到加强,尤其是在原油、乘用车和赛车以及铝矿中的精炼氧化铝方面。由于欧美等国家对伊朗的制裁,欧盟、美国、日本和伊朗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松散。中国与19个西亚和中东国家的产业互补性很弱。除了也门与美国、科威特与日本、黎巴嫩与美国、欧盟、阿曼、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与美国、欧盟与日本之间的强有力合作外,其他国家也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开展了工业和贸易合作。/此外,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以及西亚和中东的19个国家的贸易竞争关系薄弱,贸易往来主要是产业间贸易。
与此同时,《蓝皮书》指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联系普遍松散,产业合作项目较少,尤其是高端产业合作缺乏,但近年来,贸易联系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在19个中欧和东欧国家中,除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外,中国和其他16个中欧和东欧国家主要从事产业间贸易。由于地理关系,中国与中欧和东欧国家之间的大多数贸易联系远不如欧盟与中欧和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密切(有些国家本身就是欧盟成员国);大多数中欧和东欧国家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经贸关系是“等距的”。中国和CEEC应该加强高端产业之间的合作,深化产业内贸易,从而打破目前中、美、日之间“等距离”的贸易关系,凸显中国和CEEC的重要性。今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应加强在工业制成品领域的合作。例如,中国和匈牙利今后应在设备制造、运输设备、医疗设备、服装和能源领域开展能力合作;中国与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加强了在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工成品及相关产品领域的能力合作。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做大“蛋糕” 促“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升级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