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7字,读完约4分钟
8月1日,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伯特·霍夫曼(601099)来到成都,参加第二届国际可持续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在现场,世界银行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签署了合同,并发布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框架》。世界银行将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智库”支持。
四年前,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题为《中国城市:走向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化》的主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该报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化模式,土地管理、户籍改革、财政可持续性、提前规划以及环境和区域治理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在现场,霍夫曼提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持续的资源密集型推动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口规模的加速扩张,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土地开发、资本利用和人才配置的低效,同时,包容性和弹性日益成为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发生的一切对世界都有着主导作用。”在他看来,许多中国城市在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进行了新的尝试,中国城市将越来越被视为发展的模板。目前,他们需要探索如何推进“以人为本的变革”,这将是成功转型的关键。
注重效率、包容性和韧性
城市是财富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当前挑战的核心。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在巨大的转型压力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样本价值不言而喻。基于此,中国城市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挑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霍夫曼认为,效率、宽容和韧性将是中国新一轮城市化的主要挑战。他指出,该市对提高效率的需求来自多个层面。城市化集约化的发展逻辑使得土地高度发达,资本和人力资源高度集中。霍夫曼注意到,与规模效应相反,它导致了低效率。
例如,高度依赖土地的城市化带来了基础设施浪费和高经济发展密度等问题。新设施并未有效解决城市发展的瓶颈,如改善区域互联互通和增加城市融合;人力资本过于集中在高产出地区,这稀释了个人生产率,并导致整体生产率下降。
"我们必须有效地分配资源,以促进整体经济增长."霍夫曼说。
集约发展的另一面是城市不能容纳更多的元素。这一点在人的层面得到了强调:“例如,我们不能离开像移徙工人这样的群体。”霍夫曼说。
此外,新的挑战仍被纳入正在进行的城市化进程。霍夫曼特别提到了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没有那么严重,但将来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城市需要更强的应变能力,以应对更频繁、更剧烈的极端天气事件。”
探索以人为本的变革之路
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推动进一步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但霍夫曼认为,“需要一种更好的以人为本的变革方式。”
这种对人的关注反映在上述报告中。比如“土地的有效利用”,报告认为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产权问题、土地流转的补偿问题以及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城市土地定价机制。
霍夫曼将目光投向了这座城市的“智能增长”。“未来将有3.5亿人生活在城市地区,这将有助于我们扩大城市规模。因此,我们不应该填满所有现有的城市地区,而是使用一种更有效的填充方法,旨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一个例子是,在运输方面,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和增长,使居民不需要长时间通勤上班,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交通效率。”他说。
事实上,这也符合他对城市“宜居性”的强调。在他看来,有必要设计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来与现有的世界发达城市竞争。具体来说,城市要有足够的流动性,让城市充满人才,让人们在这里生活得足够舒适。
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转变,其财务模式也应相应调整。霍夫曼将“现金流”模型视为城市获得稳定资金的出路,这意味着城市金融将使用更多的税收和租金等金融手段。
“当然,这要求城市本身的土地使用和规划必须非常合理,同时必须中立和科学。”他补充道。
编辑文铎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世界银行伯特·霍夫曼:中国新一轮城市化需以人为本的变革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