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0字,读完约4分钟

时报评论

汤福永

央行1月份发布的信贷数据最近引发了大量市场波动。主要机构、专家学者对新增人民币贷款经常使用“低于预期”,对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使用“高于预期”。从这两个相反的预期可以看出,1月份的信贷数据揭示了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信号。

首先,宏观政策再次表明,货币政策的基调已经转向稳定和中性。根据数据,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03万亿元。此前,市场普遍预测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将超过2016年同期的2.5万亿元,甚至在2.6万亿至2.8万亿元之间。因此,新增人民币贷款2万亿元的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正是这一远低于市场预期的数据,证实了货币政策的基调已转向稳定和中性,也打消了市场对货币环境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将继续宽松的预期。

社会融资创新高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事实上,稳定和中性货币政策的基调在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央行的各种声明中已经明确,但要在市场上实现宏观政策的重大转变,还需要时间。最近几个月,央行调整了房地产信贷和住房贷款利率,并普遍提高了短期反向回购操作和长期贷款的利率。所有这些行动都向市场发出了一个如此明确的信号,即在此前稳定的基础上略微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结束,今年的基调是稳定和中性的。

社会融资创新高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从央行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适度的长期贷款和短期反向回购操作来增加借贷成本,从而传达央行去杠杆化和防范风险的金融意图的角度来看,各大银行1月份的信贷数据正好说明央行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一是没有出现市场预期的2016年同期新增信贷超过2.5万亿元的现象;第二,有针对性的窗口指导引导银行的贷款节奏。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1月份的信贷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没有超过2016年同期的信贷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年的货币投资,尤其是新增人民币贷款,会比2016年有所萎缩。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稳定中性下的新增信贷总量仍将在全年总量中保持小幅增长,只是略有增加。也就是说,1月份低于预期的信贷并不意味着其他月份也是如此。

社会融资创新高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另一个变化信号来自市场,央行发布的另一项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也创下历史新高。据初步统计,2017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了3.74万亿元,分别比上个月和去年同期增加了2.1万亿元和2619亿元。

从市场来看,社会融资规模较高,表明市场信号更加积极,实体经济或私营部门的融资需求已经恢复,且强于去年。具体来说,一方面,每年的第一个月是信贷的高峰期,“春天是一年”,金融借贷和企业融资也是如此。另一方面,1月份委托贷款增加3136亿元,同比增加96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1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23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131亿元,同比增加4805亿元;非金融企业内资股融资1599亿元,同比增长130亿元。这些贷款和表外融资同时激增,这是社会融资规模超出预期、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融资创新高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在1月份新增的2.03万亿元贷款中,1月份家庭贷款增加752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家庭部门贷款中的大部分中长期贷款是住房抵押贷款。这意味着在2017年初,抵押贷款并没有像市场预期的那样收紧,还有一些因素,如抵押贷款滞后。但是,从央行对房贷利率的调整来看,一是2017年房贷收紧的预期没有改变,二是房贷没有紧急刹车。

社会融资创新高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同时,高规模的社会融资也让我们看到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速,尤其是ppp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据财政部公私合作中心2016年2月13日披露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共有11260个公私合作项目,投资13.5万亿元,其中1351个项目已签约落地,投资2.2万亿元,落地率大幅上升至31.6%。

来源:荆州新闻

标题:社会融资创新高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地址:http://www.jinchengblades.com/jzxw/12659.html